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鲜词,“宝妈男”、“巨婴”“愚孝男”,这些词的出现无疑跟中国式家庭关系息息相关。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什么是“中国式家庭”,为什么家庭还要加上“中国式”三个字,是因为确有资料显示,中国式家庭关系的问题,真的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除了我们邻近的韩国,其他国家和欧美国家都没出现这种独特的问题。
说到家庭,就不得不说到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结构了,一个家庭的主体是什么,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是含糊不清的,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让中国家庭的结构大多是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的,殊不知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
首先家庭是由夫妻双方组成的,夫妻关系理应成为家庭关系的主体,其次一旦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不是主体,而次于亲子关系。就会出现缺席式父亲、焦虑式妻子和有问题的孩子。
01
我们这里说的缺席式父亲不是指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而是指那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选择逃避,或即使在身边也不参与孩子教育成长的父亲。
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而来的,当一条新生命呱呱落地之时,相信很多的父亲首先是惊喜的,看到自己和妻子生命的延续,爱的结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妻子心目中永远把孩子摆第一位,甚至孩子的一泡屎一泡尿,都比丈夫的一个电话,一个感冒,重要的多的时候,丈夫反而觉得成了妻子和孩子的第三者,反而成了那个无关紧要的人,被忽视的感觉,让初为人父的丈夫,选择了逃避,既然你都觉得我不重要,那么我就“缺席”吧,或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妻子对丈夫不懂照顾孩子行为的各种不满,也直接导致了这个后果。
而这样恶性循环继续下去不但导致了焦虑式妻子的产生,而且让这样的家庭关系逐步往坏的方面发展。
02
初为人母的紧张,缺席式父亲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焦虑式妻子现象的出现,一边是刚出生就给她出各种难题的宝宝,一边是逃避的丈夫,还有因生育导致的身体各种不适,当所有的不安全感在集中在一刻出现的时候,焦虑式妻子就产生了。这也是一个家庭关系逐步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开始。
03
“宝妈男”“巨婴”都是中国式关系的产物,当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时,也就是我们说的当夫妻关系不是家庭关系的第一位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出现很多像武志红先生所说的“巨婴”,我们的社会将变成越来越大的“巨婴国”。
这里所说的 “巨婴”是指在生理上已经成大,但在心理上还是婴儿状态的成年人。而中国式家庭关系造就“巨婴”大都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共生关系
因为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大多母亲或父亲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共同体,从小到大所有事情包办,都甚至有些母亲,把生活的全部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自然孩子成年后,精神上依然离不开孩子,而孩子也是因为父母的一直的不放手,导致无法精神独立,更多依赖父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生关系。
而这种共生关系,一直到还处于“巨婴”状态的儿子或女儿再组家庭后,很快会出现更为复杂的矛盾。从此家庭关系变成恶性循环。
二、全能性自恋
全能型自恋是指一种过度自恋的行为,它的核心是我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围绕着我转。
像“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一样,他不会知道外在的事物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我饿时要哭,父母就会来给我吃的,我不舒服时要闹,爷爷奶奶就要来哄我,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全能型自恋,我们很多孩子因为中国式家庭的关系错位,心理没有伴随着年龄成长而成长,导致成年后仍然心理上仍然是这样的“婴儿”,表现在朋友关系中,觉得朋友应该听我的;情侣关系中,伴侣应该听我的;甚至工作关系中,同事也应该听我的,这也是中国式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造成的后果,让这些孩子不论长多大,心理上还是个“巨婴”。
三、偏执型分裂
偏执是指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的状态。而在这样偏执性格父母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从小自己的主张被压抑,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成年后万事也都要与父母商量,心理状态像“婴儿”样没长大。分裂是指事情一分为二,且不能并存的状态。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这种偏执型分裂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成年后仍然认为单一的看问题,你对我,不是好的,那就是坏的,这个世界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这种性格的人他永远看不到事情的多面性,像“婴儿”样不肯也不愿成长。那些面对矛盾时,要不你死,要不我亡的人,就是有这种偏执型分裂的“巨婴”。
所以追根溯源,我们只有在家庭关系中,把夫妻关系放到家庭关系的第一位,我们才能避免培养出更多的“巨婴”,才会让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