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是终身职业,但作为古代少有的上班族,官员是允许退休的,就是电视剧中说的“告老还乡”,正式学名叫“致仕”。
《礼记》中记载的官员退休年龄是七十岁。职业生涯很长呀,不过当官没有人嫌长的,毕竟大权在握,感觉棒棒的。
当然各朝代根据实际情况也有调整。
如明朝朱元璋就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就致仕,退休年龄提前了近十年,当时是为了限制功臣集团的势力,也就是权力回收。
时移世易,到了清朝,三品以上的高官,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工作到七十岁。
如国之重臣,张廷玉服侍过三代帝王,近八十才被乾隆允话退休,而清末重臣李鸿章七十九了还在任上,是任职间过世的,可谓是活到老,干到老去。
官员不会嫌当官时间长,提前退休的官员一般都有不得己的理由。理由和现代差不多,生病了。要是传染给皇帝了就不好了,这是真病。
有的则是以生病为由离开官场。明朝就有官员何瑭因不满宦官跋扈,病退避祸,后宦官被诛,他才官复原职。
此外古人重孝。如家中父母需要赡养或故去守孝,官员需暂停工作退休回家,前者叫“养亲”,后者叫“丁忧”。
这种暂时退休的官员在服丧期满后仍能得到朝廷起用。
如果这位官员不可或缺,皇帝还会特批免去“丁忧”,这种现象叫“夺情”。明朝时的张居正就是在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时,父亲去世却走不开,因此“夺情”处理。
工作做到不可或缺,这是多少打工人的理想呀。
古代还有一种惩罚式的强制退休,一般原因是官员犯了错,业绩不理想,或失去皇帝信任这些情况。
古代老板就一个,不能打完东家打西家,所以就只好被“退休”了。
退休不可怕,怕的是退休了之后没钱花。
下面就来说一说退休待遇。
如果有品级、头衔可以保留,享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也能享受免役、免税的待遇。这个福利还是挺实在的。但工资肯定是没有的了,继续有工资的也凤毛麟角,还得看皇上的心情。
明朝以前,官员是没有退休金的。
到了清朝,官员才有退休金,这算是清朝的进步了。
但退休金也看情况的,如果工作期间没犯什么大错,到了年龄荣休的一般会享受半俸,三品以上高官能享受全薪。
但其实高官们并不在意这些退休金,因为工作时就在老家买地买房,退休后收租就能过活了。
那退休后都做什么呢?
有的人纵情声色,释放多年来的工作压力。毕竟皇帝手下干活压力山大,一不小心命就没了。这可以理解。
还有的人回归田园,锄田种菜,养养花草等,这是田园派。
官员都是读书人有文化,所以会著书立说,写写文章,出出书。
还有的会回家开馆授课,教书育人,发挥余热。
以上这些都属于放下派。
也有的是“放不下”的一派,退休后横行乡里,与地方勾结,为害一方。
或是利用曾经的官威和人脉,为家中后学辅设青云梯,以延续家族的权力。
毕竟曾经身处名利场,放下岂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