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徐庶走后,同桌上的杨修便开口了:“夏侯都督。”
夏侯惇:“德祖先生怎样?”
杨修:“都督,你错了。”
夏侯惇:“本督错在何处?”
杨修:“常言道,人熟礼不熟。刚才徐元直彬彬两礼,大都督一礼不还,反说谁要你来。未免过分了一些。要是他去禀明了丞相,我看曹丞相少不了也要责怪都督。大都督以为对吗?”
夏侯惇一听,心想这倒是事实。徐庶确是个能者,主要他不愿为我叔父丞相效劳,要是他真正忠心曹丞相的话,肯定他的官衔远远在我之上。再说,叔父对他还抱有希望,既防他,但又敬重于他。不要丞相为了讨好徐庶,将我来训责一顿,倒也不好。因此,问杨修:“本都督错也错了,这便怎样?”
杨修:“大都督这倒不妨的。我想徐庶是水镜之徒,不但善于用兵,而且熟读相法,善观气色。此番大都督兵进新野县攻打刘备,不知胜败如何?额头上气色如何?我看到不如请徐元直到来,同都督相这么一相。一来请他畅饮一杯,作为歉意。二来也可以知道一下凶吉祸福。大都督,你看如何?”
因为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大多数人却很迷信,夏侯惇也非常相信这一套。再说,徐庶在曹操面前讲明了孔明号称一条龙,在此不能说夏侯惇一无惧怕之心。现在听到杨修这样的说法,夏侯惇觉得倒是一举两得。
但是,再一想,徐庶已经被我下了逐客令,是得罪了出去的,他是否再愿意回来呢?因此,对杨修说:“德祖先生,你话虽如此,可是元直已经被我逐出门外,这便如何是好?”
杨修:“这倒不妨的。下官立即赶上前去,把他请回来便是。”
夏侯惇:“那就费心德祖了。”
杨修便放下酒杯,转身向外赶去。
杨修这番说词,听来好象从中调和,又象站在徐庶一边,为他不平。事实上不然。
如问扬修到底耍的什么花招?
因为自从元直来到这里之后,知道他善于相面,所以一般有名的文武都送上大红贴子,要请徐庶为他们一相。
可是,元直“人在曹营心在汉“,在曹操处一直心中十分郁闷,但实在又无办法。所以,不要说对于一般文武他不愿同道,即使曹操请他相面,他也要推却。
不顾元直回答得非常奥妙,他同曹孟德说道:“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居当朝一品,已经成了相,不需在相了。求相者往往欲思再上一步。丞相,你要相什么呢?”言外之意,莫非你曹操想做皇帝么?
曹孟德怕败露心机,从此再也不敢邀他相面了。
当然,元直对文武也是用婉言谢辞的。杨修请过他好几次,都被徐庶谢绝。杨修以为徐元直是好大的架子,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今天,杨修扇动夏侯惇叫徐庶相面。他知道夏侯惇与徐庶不睦,今天要是徐庶不愿相,夏侯惇毕竟是个武将粗汉,一时忍耐不住,少不了要得罪于你,至少当众要骂你一顿。
要是你徐庶怕遇到这种令人难受的场合,那么你只好与夏侯惇相,定然被众文武讥笑,说明你徐庶见凶怕,见善欺,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可以弄得徐应进退两难,我杨修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现在,杨修匆匆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