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早晨,待孩子起床后,见窗外阳光明媚,临时起意去黄鹤楼。
从收拾好孩子,查好路线,吃完早饭,抱起孩子,花了40分钟时间出门。因为我们得花1小时55分钟到达目的地,不得不快点。噢,对了,还带了一只没法塞进包包里的小黄鸭。
为什么这么远,还带孩子去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趁天气好,多进行户外活动;其二,孩子在家喜欢看电视,都眯着眼睛看人了。
当我们风尘仆仆抵达武昌,灰实在是大,到处在修路。在公交车站换乘时,我需要用大衣裹住小孩,才能避免公交车停下卷起的灰,拥抱我的小孩。然而在“目的地”的前一站,孩子睡着了,待下车发现离黄鹤楼不止地图上显示的104米的距离,步行需要24分钟。
可想而知,我的头当时有多大。
兴许是因为看了《要搞定、不要完美》这本书,被里面提到的观念说服。换做以往,我内心会非常焦躁:什么破导航,不准,害得我没法到达目的地。也会很纠结:我怎么这么倒霉,没带推车,就我一个人,又睡着了,灰又大,早知道就不来了。算了,原路回去吧…
这本书给我以往的应对方式一个解释:我发现不能将目标进行下去的那一刻,就是完美主义过后的那一天。由于我们倾向于过分强调“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忽视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能搞砸目标的一天,或者说某一刻也行。
我以往会有那样的反应,是相信了完美主义的一个谎言:如果目标不够完美,那就停止吧。交通工具没有按预期送我到目的地,就不去了吧。
一旦一件事没有按期望的继续下去,很多人会选择放弃。
针对这一应对失误的常见反应,作者鼓励我们去拥抱不完美。
首先,做一些不完美的事并不会置你于死地。
生死以外,都是小事。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去纠结。黄鹤楼去不了,这里离户部巷也挺近的。
其次,培养对不完美的容忍度是变成有始有终的“目标完成者”的关键因素。
虽然我没有按预先设定的目标,带孩子去黄鹤楼。仔细想想,其实这一设定只是我想要孩子不看电视,去户外跑跑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之一。暂时去不了,没关系,不纠结。我还可以选择去户部巷吃吃美食小吃,后来小孩子的确挺开心的。想要开心的目的完成了。
因为执行不是很顺利,使得这个目标看起来不完美,所以想要放弃。就好像目标完美,就可以不费力气轻轻松松地完成似的。
我们经常上完美主义的当。
当我们制定的目标,被外力打破导致无法顺利执行的那一天或那一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会让我们纠结。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告诉自己,这是完美主义的谎言,我不要上当。在这种预设下,出现意料之外的事后,能更好的接受,随即想其它方案去完成。感觉棒极了。
看到这里,大家会疑问, 乔恩·阿卡夫这本《要搞定、不要完美》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不信,你可以买来读一读,刚开始可能会有点读不下去,相信我,那是完美主义作祟,等你放下疑虑,将这本书读完,一定会有新的认知,且有益于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