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看了一篇文章: 如何养成微习惯,跟坏毛病说Byebye?里面提到:计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所以为什么不从很小的习惯开始呢?
作者斯蒂芬·盖斯在里面提到很多人喜欢用动力来驱动自己培养习惯,这其实是个坑,原因有三:
1. 动力很难按需培养
人不会每次都愿意激发动力,也不能随意支配动力,只有在精力充沛,思维模式健康且没有受到强烈诱惑时,我们才能依靠动力成功。
2. 动力容易受不快事件的影响
人难免会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一次排队被加塞,饭菜不合胃口都有可能造成我们的情绪懈怠,动力被削弱。
3. 热情递减法则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最好的例子。刚开始雄心万丈,坚持一段时间后就选择了放弃。
因为和动力相比,意志力更为稳定,更可靠,还可以被训练,对微习惯的培养就是我们对意志力的训练。
收获:
1. 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拖延,完成二十一天并在朋友圈发文和群分享,得到很多朋友的鼓励。例如:
得到陈师兄指点翻译语法,得到华德福教育小伙伴的建议,还有俯卧撑界的虎哥指点:“做俯卧撑象做精益一样需要心法。技法是:趴在地上,身体笔直,徐徐放下身体到胸脯触地然后快速拉起……,最难的是心法:说服自己把这么简单枯燥的运动,一遍遍地重复,直到精疲力竭,我的体会是:先设定目标倒计数,比如:50,49,48,47……”。
2. 参加简书活动12天,发文得心应手,离15天的目标只有三步之遥;
3. 加强文字输出,在写文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好的思考,让大脑和身体一样动起来!
困难:
简书的活动要求每天完成500字,发现还是有些难度,没法妙笔生花,只能地上慢爬,最后几天拖很晚才发表;
文章选择方面,还是在随心的初级阶段,只是尽量把自己以前积(Tuo)累(Yan)的内容整理,加上一些翻译文字,要警惕不要把简书变成”知识草丛“;
总有一种声音,在脑子里面盘旋,我一直重复的发在朋友圈,是否会像微商一样,带来朋友的困扰?后来想想释然:喜欢我的分享,自然会关注;觉得麻烦的,不看就可以;而且一天一更的频率,其实还好。
前行:
鸡年到,早睡早起才能占尽先鸡(机),从现在开始,不纠结每天简书的文字数量;
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树",现有文集进行增删;
除了太极俯卧撑,慢跑要重新起步。
喜欢电影Arrival里面的一个小细节:片名Arrival在电影结束时才放出来,意味着生活才真正开始;同样,一段努力的结束,其实都代表另一段努力的开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