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楼下开了一家蔬食餐厅,我是这个餐厅的铁杆用户,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去那儿吃饭。这家餐厅的老板“张姐",是一位面善又热心肠的大姐,她是因为常年的慢性病改吃蔬食后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而自己也开了一家蔬食馆。
来蔬食馆里吃饭的人形形色色,有虔诚的佛教徒、有逛街的散客、而却大多数是喜欢吃蔬菜且在附近上班的女性。
某天,遇到了一位经营“雨花斋"的老板,第一次听说到有这样一家免费的,公益性质的素餐馆,有些好奇,于是上网百度了一下"雨花斋”:
有一天,张姐约我一起去"雨花斋",为了增加店里的菜色品种,她想去那家店里学做豆腐。
我欣然同意,一直想去体验一下“雨花斋”的氛围,在那儿吃饭不收费,而且“雨花斋"一直都是靠着社会上的好心人士的捐赠做为收入来源。这激发了我很大的好奇心,很想去实地体验一下。
跟着张姐骑了大概半小时的电动车,来到了地处港闸区的“雨花斋"。到的时候正是饭点,站在门口迎侯的义工对我们俩说:"欢迎回家!”,在他们的眼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们的家人。
餐厅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身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每个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整个餐厅安安静静,全然没有饭馆的嘈杂和喧闹。
每位义工为你服务时都毕恭毕敬,递送饭碗的大妈把碗给你的时侯,鞠躬和递碗的动作是一起完成的,我不由自主地在接碗的同时也向她鞠了一躬。
"雨花斋"里只提供简单的主食和蔬菜,盛饭菜的不锈钢餐厨设备非常干净整洁。
今天餐厅里提供的是扁豆饭、红烧萝卜、炒青菜和荠菜豆腐汤。
盛好饭菜,我和张姐按照义工排好的位置坐下开始吃饭,被安排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两位老太太,由于吃饭的时候要安安静静,不能高声交谈,因而吃饭时我们和这两位老太太没有过多的交流,只知道她们是坐公交车来的,已经来过这儿好几次。
对面穿红衣服的老太太刚吃完饭,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找到一个电话号码,并开口向我借手机,我一楞,老人说她一个月前用300元钱买了一个老人手机,但刚刚怎么也开不了机,想打个电话给手机店老板,张姐立马说:“我借手机给你打",并帮她拔了电话号码,红衣老太太接过手机,但对方却一直没有接电话,老太太有点着急,匆匆忙忙地赶着去找老板了。
我观察了一下餐厅里正在吃饭的人们,大多数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他们之中有的是独居老人,穿着很朴素,有的人身体不太好,走路有点摇摆晃晃,当然也不乏来蹭吃的人。
一位清瘦但却精神矍铄的义工老人家,举着写有“轻言细语"的牌子在餐厅内走动,提醒大家在用餐时莫要大声喧哗。
店里的服务人员都是不拿工资的义工,但他们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的。
听说,周六和周日会有许多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店里做义工,特地来店里感受为别人付出的喜悦,同时也是特意让小朋友从小学会珍惜粮食、学会感恩。
张姐轻声告诉我,在这儿吃饭要吃的很干净,曾经有人没有全部吃完,店里的义工会把你碗里剩下的饭菜全部吃掉,义工们说他们吃掉的是"福气"。
餐厅只提供一餐中饭,口味很清淡,吃完可以再续,中午吃完饭还可以继续留在店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我一边观察,一边拍照,所以吃的比较慢,张姐吃完饭和店长说了一会儿话,就拿出手机去扫了一下微信二维码,应该是捐了一些钱给餐厅。
吃完饭,我端着空碗放到收碗的地方,收碗处的大妈感谢我今日吃饭空盘。
我不好意思吃饭不给钱,也拿出手机跟店长要了二维码捐了一些钱。店长等我扫完,立马用本子把微信二维码盖了起来,也许是不想让在店里吃饭的老人们有所误解吧。
跟着张姐也趁机参观了一下厨房,后厨内非常整洁,张姐看了也自叹弗如,决定回去改造一下她的蔬食后厨。
听到店长在询问吃饭的家人们,如果有空可以留下来帮他们剥新鲜的红豆,这些红豆也是好心人赠送给餐厅的。
张姐还要急着赶回蔬菜馆里干活儿,所以吃完饭我们俩就准备回去了。
走出饭店时,看到几位吃完饭的老人坐在餐厅门口,一边聊着天一边帮忙剥着红豆。暖洋洋的太阳正照在他们的身上。
晚上我继续到张姐的蔬食餐厅里用餐,因为是自助餐,餐厅里有些人的用餐习惯并不很好,都想着尽可能地多拿多吃,把本儿给吃回来,有些人吃完饭,盘子里还有很多没有吃掉的食物,餐桌上也是狼狈不堪,和中午在"雨花斋"看到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亲身往历“往往比“听说"的震撼力要强百倍,我不是小学生,没有谁要求我去了一趟"雨花斋“就要写一篇有感想的作文。
看文章的童鞋们也许不会缺乏食物,但也许我们缺乏了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一颗敬畏心。
仅以此文自勉!
感谢有缘相识的张姐,祝她的蔬食餐厅越办越好!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你可以点赞,也可以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