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学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孩子们每天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新鲜感,我总是忍不住感叹这些小豆包们实在是太可爱了,小小的身体里隐藏着太多的未知,激励我不断的想要去探索,去发掘。
但是最近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学生我是否过于仁慈?
手工课上,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瘦瘦小小,活泼好动,很难让他静下心来制作,眼珠滴溜溜一转,我便知道他的思绪又飞走了。课间他喜欢搭积木,一通乱搭后双手交叉在胸前,对着自己的“艺术创作”点了点头:“不错,不错”,直到上课铃响了也依依不舍的样子,我问他
“上课铃响了,该做什么了?”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老师,我马上就搭好了,稍微等等行吗”看着他乞求的目光,顿时觉得那么的可怜巴巴,我知道,他已经赢了。隔壁班两个稍微大些的孩子在下棋,他们的老师来叫他们该回去上课了,他们显然知道这样没用,但还是试探性的问了问,
“老师,稍微等等行吗”
“不行!”
我发自内心的同情他两。
另外有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学数学,十分听话乖巧,老师说往东便马上往东,根本不去想“西”是什么。有一回做测试,我发现他之前出现的一个错点测试中又做错了,教他改正后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谁知第二节课错误又出现了,我只好再重新教他更正一遍,到第三节课时,为了考察他还会不会做错,便出题让他再做一遍,几乎屏着呼吸等他说出答案,结果还是错了,我的愤怒夹杂着费解顿时涌上了头,眼看就要大声呵斥出来了,突然间他胆怯的望着我,小心翼翼的眼神仿佛是在问我:“老师我又做错了吗”,那一刻我真是懊悔极了,他还这么小,他需要我的耐心。后来有一回在和他下棋的过程中,为了逗逗他,我让他试试连说三遍:班干部管班干部,结果他舌头打结,惹的自己哈哈大笑。那是我第一次见他那么开心,心里却莫名有些伤感,他终究是个孩子,不知道繁重的课业有没有让他这般发自内心的快乐过。
很久以前我曾幻想:今后如果我成为一名老师,我会怎样对待我的学生呢,如果他不写作业那我就像我曾经的老师对我一样,狠狠的罚他抄七遍、八遍,如果他吵闹,我就用最大分贝的怒吼把他震慑的服服帖帖。可是今天的我面对学生,却是过于仁慈,甚至有点软弱。我自以为学生会喜欢的宽容政策并没有给我带来我想要的结果,做错三遍的题依然会做错第四遍,逐渐不再听从上课铃的号令变得懒散没有时间观念....
有人曾告诉我,学生就好比一条河流,偶尔有一条分支脱离大流了,我们不应该死死的堵住它,斩断他的去路,而是要慢慢将它引回大流中去。我的这条河流中尽管还没有出现偏差,但假如我不去管河堤是否会坍塌,河道是否走向正确,那么今后大大小小的分支恐怕会彻底崩溃、蔓延、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过于仁慈或者只是出于爱孩子,舍不得责备,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我不应该只考虑孩子想要什么,而是考虑我该给孩子什么,“严慈并济,奖惩分明”始终是一名教师时刻谨记在心的,我想我已然了解到这句话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