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家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身高,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喜欢跑过去在头顶的位置划一条线。同时,每次测量线的位置都不一样。那个时候,我认为线的上移就是成长。
后来,线的位置不再移动了。成长变成了知识量的累积,有段时间爱读余秋雨,觉得熟知古今中外就是成长。再后来,追求知道的比别人多,别人学高中知识,自己就学大学知识,别人学大学知识,自己去看研究生知识,觉得那是牛逼哄哄的成长。
进入社会了,发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成长这事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似乎谁都会,但是谁都说不太明白后面的原理。
既然要聊一聊成长,就得给成长一个定义。首先明确,这里说的成长指的是心智的成长。那么,我认为成长,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
成长,即一个人价值观、认知、能力、知识等内部要素发生变化导致自我系统的升级或进化。
这个定义偏重系统学,把一个人看做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和外界交互,获取并处理信息,不断产生升级或进化。大家一定听说过量变到质变的说法。升级即成长的量变,进化即成长的质变。
第二种定义指明了成长的阶段和目的。
成长,即一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最后通过互赖实现自我价值兑现的过程。
个人成长离不开增长。既然有增长,那就会有增长速度。当别人追求增长的时候,自己追求增长速度,那么积累起来的量最终会让自己实现超越。
增长除了速度,还有一个更高阶的概念,就是增长加速度。如果能够追求增长的加速度,可以说是无往不利,所向披靡了。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其实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但是应用在个人成长上还是第一次。最近阅读李笑来的得到订阅专栏时,我意识到加速度这个因素对于一切事物成长的重要性。于是我也反思,为什么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呢?如果意识到了,是不是会在别人追逐成长的时候,自己早早把精力放在影响成长的速度和加速度上呢?
更让自己懊恼的是,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到过速度和加速度的应用了。
那时一位两院院士给我们上系统学的课程,期间讲到中国要想在经济上赶超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要学会弯道超车。怎么理解弯道超车呢?
比如中国刚刚建国的时候,想在钢铁产量上赶英超美,怎么办呢?搞全国人民大炼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产量就会提升。可是这是经济增长最笨的办法。
第二层呢,可以研发炼钢的技术,购买先进的设备,提高炼钢的效率。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精力放在科技进步上,就让经济增长具备了速度。但这只是直道飙车,而非弯道超车。
有一种科学革命叫做科学范式(Paradigm)的革命。科研范式即一门学科的世界观、方法论与工具。如果突破范式上的局限,产生的进步将是加速度级别的变化。最近一次科学范式革命是数据革命,科研方法正从双盲对照实验法向着依靠大数据做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转变。
如果中国能够在范式上占得先机甚至引领,那么就相当于具备了科技发展的加速度,说不准可以用其他技术替代钢铁的需求。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一位泰斗级的人物给自己灌输过加速度这个重要概念,只能怪自己没有在意。
那么成长的加速度指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借鉴范式的定义,即具有一定公认性的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及相关工具构成的整体。
类比科研的范式,只要找到成长的范式并想办法改进它就好了。话说个人成长这事不像科学研究可以定量,甚至不好观测,所以这个范式不可能太准确或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成长的方法论肯定还是有的。
首先,我们来看成长的衡量指标有哪些。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力素质冰山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能力素质分为从上到下三层。
最上层是知识技能,是可以直接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见部分。
中间一层是能力,不容易形成,也不容易被衡量,但是一旦形成,就可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最底层是价值观、性格、动机等深藏不露的个人特质,往往很难改变,同时又提供底层驱动力。
我们不妨看看这几个层面都有哪些可供突破。
知识方面:
通过多读书、多结交高人,确实可以带来知识积累的增加。但是如果想让知识产生价值的速度不断增加,就要思考知识的优劣、知识之间的联结关系。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探索:
1、提高知识筛选的门槛,多获取优质知识
2、多和层次比自己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的牛人交流,获得更高级的认知
3、努力建立准确的知识网络
4、打磨获取有效知识以及做知识迁移的能力
虽然不一定全面,但上面几个建议分别优化了知识的输入、存储结构、处理手段,相对于只注重知识积累数量的增长,已经高出了一个层级。
技能方面:
通过多练习、多应用可以将技能熟练化。那么如何让技能的提升从恒速变成增速呢?我认为可以从技能打磨的方法论入手,比如:
1、优化锻炼技能的方法论,采用刻意练习等方法
2、积累有效练习时间,而非普通练习时间
3、寻找优秀的导师,让自己少走弯路
4、借助外界环境的力量,让自己更自律地练习
5、调整内心认知,让自己更自觉地练习
能力方面:
如果说知识和技能是外加功夫,那么能力就是支撑知识和技能的内家内功。能力的增长不似知识和技能,往往比较缓慢,也很难量化,所以,想提升能力,可以多从反思和应用上寻找入手点。
1、有意识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某种能力
2、时常评估、反思自己的某种能力
价值观等底层要素:
这些要素不是说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有些甚至是一个人的天性,所以不要想着改变,而要想如何更好的和它们相处,并利用好它们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爱和人打交道,一刻不说话就难受的要命的人,就不要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同样,如果你喜欢冒险,那么整天在家里博览群书就不如和驴友去西藏探险让人享受。
所以,成长其实是有章可循的。
成长的加速度其实就是成长的要素的成长,于是我给成长的加速度想到了一个更简洁的名字——元成长。这里的“元”有本原的意思,“元成长”就是关于成长的成长,虽然有些绕,且可以反映成长加速度的含义。我们不仅要追求成长的速度,还应该追求元成长。
于是,我们锁定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自牛顿发现加速度起就被世人所熟知,但是今天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恰当描述它的名词。
创造词汇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创造了之后,更艰难的事还在后面——即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并实践它。但无论如何,自己都先认真实践才是。
备注:#3156-魏鹏-飞鸥#橙子学院码字岛第一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