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为巫鸿先生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扛鼎之作,作者融合东西方学术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通过对武梁祠石刻图像的全面描述和分析,梳理了近千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诸多解读汉代画像的创见,在解读画像的同时,向读者揭开了一幅汉代儒家知识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画卷。
显然,就对武梁祠的图像研究的方法论而言,作者主要借鉴了西方图像学的方法。作者认为,“武梁祠中所刻的图像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尚,另一反面又肯定是根据设计者自己的想法而仔细选择安排的。那么这种流行时尚是什么?图像的设计者是谁?他的想法是什么?跟随着这些问题,对武梁祠的研究就会准建延伸开来,进入到考察武梁祠石刻与汉代思想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即进入到考察围绕武梁祠整个图像程序而展开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图像”在巫鸿的整个研究体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一切的研究也是从对“图像志”的文献考据为起点,逐渐发展到“图像学”的阐释阶段。
作者在导言中写道,本书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慕思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第二方面是对以往武梁祠研究做一番系统的回顾。第三方面是重新探讨武梁祠石刻的图像内容,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第四方面,即进入到考察围绕武梁祠整个图像程序而展开的思想观念。本书的章节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建构起来的。上编第一章“武氏目的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回应了第一个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围绕几个世纪以来武梁祠材料的发现、断代、祠堂从属、建筑形式以及墓地整体的情况进行了讨论。第二章“武梁祠研究的历史回顾”则回应了第二个方面,本章试图勾画出围绕武梁祠的学术演技的发展脉络,是建构汉代艺术史学史的一次尝试。下编对应第三个和第四个方面,主要探讨了武梁祠画像的图像设计程序和思想内涵,这是全书的中心。作者将武梁祠的图像根据“图像程序”的内在划分及祠堂建筑的形式将他们分成三个部分:“屋顶:上天征兆”;“山墙:神仙世界”;“墙壁:人类的历史”。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巫鸿的研究是从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中开始的,即他对“图像”的研究是从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武梁祠石刻画像所做的结论中,“其画像的三个部分——屋顶、山墙和墙壁恰恰是表现了东汉人心目中宇宙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天界、仙界和人间”。正是在对过去的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同样,以只有在确定了这些石刻在武梁祠中的确切位置后,巫鸿的“图像学”阐释才是有意义的。
作者对图像志的来源大致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考据,一是与同一时期石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在确定了石刻图像的来源之后,作者便开始对这些图像进行“图像志的描述”和“图像学”阐释。和传统的图像阐释不同,作者更多的是将图像放在汉代的历史、社会、文化情景中进行深入分析才得出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有文化依据,阐释能以具体的材料为支撑,确保了结论的学术价值。正是在对这些图像进行图像学阐释中,作者不仅为读者理解武梁祠的朕兆图像提供了大量背景知识,而且还将这些图像产生的时代语境完整的呈现了出来。显然,在巫鸿看来,图像学研究背后,更深层次便是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种图像学与史学研究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图像学阐释的确是一个创举,因为大部分艺术家都没有采用过这种方法。
我觉得这本书为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并非是因为接触了艺术考古,而更多的是看到了学科交叉的神奇与美妙之处。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看了一些硕士博士生的论文,感觉很多都是就着材料讲材料,内心是不无失望的。我也知道理论总是需要靠材料的堆叠才能形成,但过程未免太痛苦。当材料的整理已经成为了一种范式,研究的过程好像也变得呆板而无趣了。这本书读起来无疑是轻松和愉悦的,他提供了很多此前不知道的知识,也提供了一些从未想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巫鸿对武梁祠的研究,可以说是作者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与西方艺术史方法的一次积极尝试,尤其是他以图像学的方式为主体,同时还运用了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真正实现了视觉——文化研究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s": fa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