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
孔子的这句话,讲述了治理一个千乘之国的三个基本原则。
1:敬事而信
2:节用而爱民
3:使民以时
问题来了:首先我们要理解乘这个单位是什么意思。
乘:四匹马+一辆车=1乘
千乘的话,就是四千匹马,加一千辆车,这种国家,在生产力低端的周朝,可以算的上是很大的一个诸侯国家了。
大家可以想想,要养活四千匹马,制造一千辆车,需要多少工匠?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流水线这种概念。粗粗一算,这种国家,得超过十万的人口。在那时,拥有这个量级人口的国家,还真不多。
道,通导,可以引申为引领治理的意思。
要治理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千乘之国,有三个原则,我们先看第一个:敬事而信。敬是端肃,恭敬之意。敬事就是说要认真的工作。信,诚信,信誉的意思。
敬事而信:工作认真又要讲信誉
第二项基本原则:节用而爱民。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对谁讲的。一般我们说爱民如子,它的主体是官,称赞一个有能力的清官,我们可以赞誉他爱民如子,能力出众!如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句话孔子是对君王的要求或者说是统治者:士大夫阶层的要求/建议。节用,直接字面意思,节省的用,有节制的用。不能铺张浪费,钱要花的有礼有节。养几千匹马不容易啊,要节俭啊。还有爱惜爱护国民,那样他们才会死心踏地的好好干。按现代的话说:好工作环境不易得,谁都想跟一个大公司的好老板。左右都是打工,胜在稳定嘛!
治国第三原则:使民以时。这个尤其重要!谁都不希望日夜颠倒,经常加班!而在遥远的古代,战乱频繁。人民要活下去,不但要种好地,还要服兵役。
那时候有没有铁器,大多是青铜的农具,耕地只能靠壮劳力。如果那个国家的诸侯在开春的时候,一时兴起想要讨伐其他的诸侯国,那么这两个国家收成都别想好!人都去打仗了,剩下老弱病残,能耕多少地呢,误了农时,肯定收成大减。要是再碰到些天灾,基本就是颗粒无收了。
因此,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必须要使民以时,修养生息。
这三个原则,都是紧扣君民关系。
1君王本身要工作勤快,对子民要讲信誉,金口一开,便不能改。
2君王要节俭,要爱民如子,那样才能得到国民的拥戴
3君王要重视农时,在合适的时候通知治下的国民,是时候种地了,是时候收成了,而且不能在应该种地的时节去打仗,在改收成的时节去征伐。
如此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有人问这三个因素,哪一个最重要呢?我只能这么说,那个排第一,那个就最重要。
好些子贡就问过孔子这个问题。这是后话,以后分解。
我们说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是话说回来,他的伟大也在于把统治阶层的知识,散入了寻常百姓家,恐怕孔子心里面也希望有那么一天,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
孔子的教育,直接开启了后世的诸子百家!真乃不世出的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