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今天第二次参加亲子活动
老师先让小朋友自己搬椅子坐到分散的小桌子前,小桌子上跟上次一样摆着一些拼装玩具。
我像上次一样,搬个小板凳安静地坐在墙角。
在这个班里,有一个同小区的平常就玩的比较好的小女生,YH姐姐。
我以为晓天会搬着板凳跟她坐在一起,可是他选择了别的小桌。(这个选择的答案后面回答)
过了一会,我视线转到他身上的时候,发现他正在跟一个小男生发生争执,看样子是在争一个椅子,而且由于身高差距,正处于被动挨打状态(那个小朋友一只手拽着椅子,一只手在打晓天的头)我当时还是挺淡定的,没有立即冲出去,虽然现在我很奇怪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当时的确想的是,这是在教室,应该由小朋友自己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而不是家长冲出去解决问题。
但是,但是,我看到的都被打了四五下了,老师还没有反应,矛盾还在继续,于是我就立马冲了过去(要是再不出去就不是亲妈了吧),拉开两人,问那个小朋友:你怎么抢椅子呢?
这个时候,老师才看到,老师和那个小朋友的家长也过来了,我跟老师说:他抢我们的椅子。(事后爸爸大人跟我说,你这话重点不对啊,问题主要是小朋友打人才对。)然后我就走回去拥抱了晓天,安慰了他一会儿。期间有老师过来哄晓天,小朋友的家长也带着那个小朋友过来道歉。此时晓天终于感受到了关注,哇哇大哭。
后来,他的情绪稳住了,我又坐回了原地,让老师接手后面的事情。毕竟小朋友争抢打闹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参加亲子课程的关键是考察老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有位老师在安慰晓天,有位老师在和那个小朋友的妈妈一起做小朋友的思想教育。
我很担心这会对晓天造成不好的影响,后来,晓天中途拽着我出教室,我没有强制抱回来,而是陪他在外面聊了会,看了下小朋友的作品。他情绪还好,我又用老师要发酸奶了做引诱,把他领回了教室。
后面直到放学都是可控的,表现还好。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这件事情,自作聪明地想引导抒发他的情绪。
于是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你今天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开心
——那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吗?(事后打嘴,这是多么糟糕的问题啊)
——你说
——妈妈觉得你今天被小朋友抢椅子的时候,是不是很生气?
见他没有反应,我继续叨叨
——额,我觉得下回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还是先保护好自己吧,比如跑到老师那里,跟老师说:我需要帮助。 老师会帮你要回椅子或者给你把新椅子的。……
——我再也不要去幼儿园了!
我成功地把话题弄砸了。。。
20170711我今天看了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学着用 共情 的办法,还是不能起到作用?是因为我们控制的心意太强了,让孩子一下子就感觉出来了。
我反思下,也许在我提出让他想不开心的事情,他回复我说"你说"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坑,我还傻不拉几的跳进去说个不停。
(歪楼后记)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你说吧”
“今天在幼儿园分桌子玩玩具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跟YH姐姐坐在一起呢?,额,或者说,你是根据什么标准选择坐在哪的呢?”
“YH姐姐是女孩子,我是男孩子,男孩子要跟男孩子坐在一起,女孩子要跟女孩子坐在一起”
啊。。这个理论出乎我的意料,我继续问:为什么呢?
“如果男生跟女生坐在一起了,那其他男生就没地方坐了”
“哦,这个样子啊,谢谢你愿意告诉我”
这个,这个,我仍然处于懵逼中。。3岁多的男孩子就开始分男生女生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