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暮
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今天看了半天书,可以休息半天玩手机了,
我做了一套试卷了,可以休息会去看个电影了,
我今天上了一天课,可以好好在床上躺着了,
可是
看了半天书的你真的看进去了吗,明白了书中所讲的内容了吗?做了一套卷子的你又做对了多少,有得到提高吗?上了一天课的你,真的把老师讲的东西都听进去了吗,还是一直在低头玩手机。
正如你去自习室学习,又掏出充好电的手机,你在图书馆借了几本书,两周后又原封不动的还回去,你要考英语四级,一套真题没做完又去追剧,你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又努力,拼命的安慰着自己,但其实你什么都没做。
一直觉得努力是很鸡汤的话题,毕竟呼喊我们很年轻啊,要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仅仅被自己的声音感动,而在呼喊戛然而止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
其实,有时候明白自己没有努力还算是好的,至少你有对自己最真实的认识,当你真正想要努力时也会更轻松,最怕的是你明明没有真正的努力,却还死命的安慰自己,自以为学了很多,这样的人连真实的自己都找不到,也或者他们或许明白,却总是在一味的掩盖,存在侥幸心理,一味的安慰自己。当你连真实的自己都不敢面对时,那么那时候的自己该有多可悲。
还记得大一上学期挂科前的那一次期末考试,明明在结束考试后发现自己填在试卷上的没有一个是确切的答案,书上的内容自己也一点都不懂,却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会过,最终在得知期末成绩的那一瞬间,内心崩溃 。人生不怕不努力,怕的是你根本没有尽心,却把自己感动的一塌涂地,拼命安慰自己。有了那次教训之后,我再也不敢也不想放松自己,尽力去考四级,提前准备期末考试,最后也算得到不错的回报吧,现在我在更努力,我想得奖学金去尽力弥补自己的那次挂科,也不想再安慰自己,只想尽力,再尽一点力,能够在未来过上一个让自己较满意的生活。
可自我安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作祟,它仍然在困扰着更多的人。
有个室友,她和我一样在那一次考试中挂了科,可是却没有一点对自己考试之前不认真复习的懊悔,还放下豪言说,不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随后继续躺在宿舍追剧,之后呢,又跟着别人交了2000多块加入了一个大学生高薪训练营,可参加活动一点都不积极,跟她一块去的同学人家积极参加活动,有事没事都往训练营跑,最后当上了助教,而我的室友知道后又说,我是不想参与那些高层的事,多麻烦啊,哪有现在自在啊,瞧,她总有那么多的借口来安慰自己,当她和我说起这件事时,本想告诉她说应该改变一下这样的想法,可我又有什么资格呢,曾经的我不也是这样吗,只是希望她自己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我想说的是,任何话,都希望你能在进入某个领域之后,在里面认真工作之后再说,我进入并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日程,可我不喜欢这个活动或工作,太麻烦了,所以我出来了。
就像一个期末考试一样,你笑着说,我要是像她一样死命的学习我也可以拿奖学金,可我不屑于那样做,也就是说我想拿随时都可以,只是我不想而已。而我只是想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的,那你就把奖学金甩在这,然后说,看我拿到了吧,然后再想挂科就去挂科,那样的你我一定会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是,如果你连尝试的勇气和进入的能力都没有,却依然去嘲笑和看不起那些为之忙碌的人,那么你才是最可笑的那个人吧!
最怕的是,你只会自我安慰。挂科其实不是什么大过错(当然不挂科更好),错的是你面对它时的态度,跌倒不可怕,怕的是你跌倒后的会不会反思,不再因此而跌倒,能够在跌倒后明白自己想要坚持的是什么?而不是拼命安慰自己。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只希望最后的你不再只是自我安慰,把自己感动的一塌涂地却一事无成,而是从此开始发奋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