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主写了一篇《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毫无意外,又是一篇10W+。但在评论区激起了一片反对的声音,这大概也在教主的意料之中。
毕竟作为话题女王,文章要没点争议性,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
为了保证争议性和话题性,教主常年行走在舆论和谴责的风口浪尖,时不时挑逗一下人们敏感的神经。
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终于,熬鸡汤时没把握好 “火候”,一碗毒鸡汤就此出炉。。。
不过,乱扣高帽到底不是君子所为,我们来列举一下教主的毒鸡汤,毒性到底在哪?
一、逻辑不清
首先,从逻辑上,教主的说法就立不住脚。总结一下,文章里的论据是这几条:
1、专业不喜欢,大学课程没营养,和职场需求脱节,上学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要休学节约时间
2、找到喜欢的东西就去做,不要被世俗标准约束,所以如果上学影响你追求想要的,那就休学
3、没有被大学驯化的野生人才,往往最有爆发力。
4、教主的公司可以让实习生学到比学校多100倍的东西。
5、不要依赖于单一的大学教育,可以考虑更多教育方式的可能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条论据:
1、专业不喜欢,大学课程没营养,和职场需求脱节,上学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要休学节约时间。
逻辑错误:非黑即白
概括一下就是:A不好,所以选B。乍一看还蛮正确的,但谁说选项只有A和B呢?
举个例子,你在水果摊买水果,尝了一口苹果,觉得超难吃。摊主说苹果不好吃,你该买梨子,于是你望着香蕉、菠萝、橙子一脸懵逼。
回到主题,专业不喜欢应该想办法换专业,或者辅修双学位学喜欢的专业。大学课程和职场需求不匹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学习符合需求的东西。
休学绝不是唯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且并不会节约时间,只会让你晚毕业一到两年。
2、找到喜欢的东西就去做,不要被世俗标准约束,所以如果上学影响你追求想要的,那就休学
缺少前提,脱离实际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前提是,你要能承受相应的代价。
放到生活中就很容易理解,很多人都喜欢旅行,为什么不说走就走,辞职环游世界呢?
因为有房贷要还吧?或者有孩子要养吧?更可能是因为单身还没钱吧?
还有,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哥白尼宣扬日心说,被宗教迫害,当做异端给烧死了。他算做自己想做的了吧,也没有被世俗标准约束,宣扬真理,然后结果呢?
其实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哥白尼也害怕受到宗教迫害,他把自己的发现隐瞒了整整30多年,快去世的时候才公布于众。
这个故事,错误的版本告诉我们:做喜欢的事情可能会带来承担不起的后果。
真实版本告诉我们:要认清当下,该认怂时认怂,有些“伟人”也是怂货!
所以,要先考虑是否能承担休学的代价,再决定要不要休学去做想做的事。
3、没有被大学驯化的野生人才,往往最有爆发力。
逻辑错误:以偏概全
可能在教主那,没上过大学的只能看到池子和邹丹丹吧。
不过我看到却是,没上过大学的人们,大多在做着服务员、司机、快递员等工作,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强大的爆发力,而且最大的遗憾反而是没上过大学。
想看相关数据的可以参阅这位知乎大神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68553(复制链接打开)
强加因果:
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将其中一个视作另一个事物的起因。
池子脱口秀说的好,邹丹丹剧本编的好,是因为他们没上过大学!
如果教主不是表达这种因果关系,那么这条就不能作为支持休学的论据!
因为不上大学也能做出成绩只是必要条件,只有证明休学可以让人做出,比上大学所能取得的更好成绩,才是支持休学的充分条件。
这么说不太容易理解,以教主的逻辑来模拟一段对话,就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了:
咪蒙:池子脱口秀说的多好,我们公司的人都喜欢他!
你:是啊,池子真是个脱口秀天才。
咪蒙:他还没上过大学,所以,没上过大学的才更有爆发力呢!
你:??????
咪蒙:所以我支持你去休学啊!
你:WTF?(黑人问号脸)
4、教主的公司可以让实习生学到比学校多100倍的东西。
隐藏前提条件
这里隐藏的前提条件是:只有自己主动去学,才能学到东西。
对了,这句话不是我瞎编的哦,是教主自己说的。
教主好像忘了自己写的另一篇爆款文章“职场不相信眼泪”,拿外卖的事就不说了,里面还写到:
还有一些新人把职场当学校,总等着有人来教自己,帮自己划重点。
老大,公司是发钱的,学校是要收费的好吗。
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来指导你。
你得主动去学。
教主在骂实习生的时候:没人有义务教你,只有自己主动,才能学到东西。
支持休学的时候高呼:在我公司能让你学到,比在学校多100倍的东西,压力会让你学会自律。
说实话,我都替教主的实习生感到委屈。
还有,压力真的会让人学会自律,而不是引起内分泌失调吗?
是欺负我读书少,还要骗我去休学吗?
事实上,不管是在哪,都只有自己主动,才能学到东西,画重点!
如果真是主动想学东西,扪心自问一下,非要休学去教主公司实习才能学吗(你可以关注束学长呀→一个帮你画大学重点的公众号!)
至于在教主公司实习,能不能学到比在学校多100倍,这个倒没办法量化。
不过我知道,对某些同学来说大概不太可能,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也把新媒体做得很好,粉丝数量也不比教主少太多。
至于那些在学校里混日子的同学,不过是喜欢按部就班,想按着学校的培养方案照做,就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毕业还能找到好工作。
他们就是懒啊,身体和脑子都不愿意动弹。学校教的不好,只是他们不努力的借口罢了。
哪怕休学到教主的公司里实习,大概也会被教主骂:要哭回家哭,职场不相信眼泪。
5、不要依赖于单一的大学教育,可以考虑更多教育方式的可能性。
逻辑错误:不恰当结论。
这句话无比的正确,不依赖单一的大学教育,可以考虑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推出的结论应该是,不要局限于大学课堂,去尝试多种学习方式。比如看公开课,报培训班,和厉害的人交流,也可以去实习,但不是非要去休学,不依赖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它!
举个例子,你吃饭的时候一直在吃米饭,你妈说光吃米饭怎么行,要多吃菜。于是她把你的米饭倒掉,然后把菜端到你面前,说吃吧。
嗯,这可能是个后妈。。。
还有,教主以实习生举例来支持休学,是她最常犯的逻辑错误:特例验证。从个体推出的结论,并不能保证适用于群体。
还有一个暗藏的逻辑错误不太容易发现,就是偷换概念。
把大学教育等同于抱着一个专业不放,还要一动不动地坐在课堂听老师讲课。
这是典型的继承自应试教育的观点。
被大学强上四年,马上毕业了。我才明白:大学教育不等于老师在课堂里讲的知识,甚至可能和其关系甚小。
大学教育的方式完全不像中学、小学,要老实坐在课堂里,听老师给你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虽然普遍的认知是这样。
大学教育的主体,不是老师和课件,而只是你自己。
因为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
至于和课堂及老师有多少关系,这取决于你自己。
换句话说,大学教育的方式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你天天宅在宿舍打游戏,你的大学教育就是打游戏;
你天天翘课玩社团,你的大学教育就是社团活动;
你休学去创业、实习,你的大学教育就是创业、实习;
你每天按时上课,认真听讲,你的大学教育就是专业学习。
大学教育本身就没有单一具体的形式,你的课表由你自己制定。
至于是否要和学校定的一样,同样取决你自己。如果两者之间产生了冲突,就权衡利弊,是更害怕翘课被抓还是更想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选择的就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甚至这其中还包括你为了翘课而学会的种种技巧。
不要忽略自己的主动性,好像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一切。
二、刻意诱导读者
教主文章里对支持休学的理由(实际在逻辑上不成立)大书特书,却对休学的风险避而不谈。
不愧是知名自媒体,真会抓 “问题重点”!
也有可能对教主来说这不是个问题,毕竟连孩子上学的事都能搞定。如果休学去教主公司实习,教主给发个大学毕业证也不难吧。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片面强调休学更有价值的是,思考更多的解决办法。
如果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担心找不到工作,那么可以这么做:
1、复读。会多付出一年或多年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时间。需要承担考试失利的风险,成本较高。但有可能读个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2、转专业。多数学校在大一结束的时候,都可以申请转专业,成本低,虽然名额可能不多。
3、辅修双学位。同样,很多学校都提供辅修双学位的机会,但要修读课程很多,也比较辛苦。
4、跨专业考研。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和专业,但复习期间较辛苦,还要多读两到三年。
5、网上修读微学位。很多公开课平台都提供微学位证明,比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等,成本低,而且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需要较好的英语水平,且证明在国内的认可度有限。
如果想直接工作,觉得在学校是浪费时间,可以这么做:
1、提前修读完学分,然后直接出去实习和工作
2、和志向相同的同学一起创业或者做项目(鉴于大多数学生的洞察力和执行力都不够强,所以存在很大风险)
想要学习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图书馆
2、学校选修课
3、网络公开课
4、各类讲座
5、和大牛交流
6、演讲、辩论或其他社团活动
7、微信公众号及知识付费类产品(关注束学长,画重点!)
三、隐瞒信息
文章里关于实习生的背景语焉不详,所以其实我们不清楚她就读于哪所高校,大概什么家庭背景。不过脑子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文章里说读的是国际航运管理专业,可以查到http://www.gaosan.com/gaokao/18934.html(复制链接打开),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多是专科院校,可以推测这位实习生很大可能就读于专科院校。加上专业被调剂,大概高中时成绩不太理想。来北京是第一次搭飞机,第一次离开家,独自生活。说明家不在北京,而且经济情况可能不算太好。
所以这位实习生或许是觉得:自己学历含金量不高,高中成绩也不算很好,就算复读,考上理想大学的把握并不大。对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毕业找工作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倒不如早点出来工作,而且进的是新媒体行业里有知名度的公司。不但能积累工作经验,为家庭减轻经济压力,以后或许还能自立门户,做个自媒体人。而且学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考本科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也支持她休学去教主公司实习啊!不光是她,符合这种情况的同学,我都支持休学去教主公司实习啊!这太机智了好不好?简直稳赚不赔啊!
但教主对实习生自己选择休学的原因只字未提,反而大肆宣扬支持休学的观点。这种行为只能让人联想到,某些无良媒体们,为了获取关注而刻意隐瞒部分信息的惯用伎俩。
而且教主最善于取 “劲爆”的标题,但是在这篇的标题里,为什么是“休学”而不是“退学”,是“支持”而不是“鼓励”?只能感慨教主的功力深厚,不但知道怎么“放”,还知道何时“收”!(你这么聪明,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一篇鸡汤文吗?为什么要这么细扣逻辑和细节,何必这么较真?
是的,如果教主这篇只是普通的鸡汤文,号召大家要保持好心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没有明确鼓励一个具体的行为或决定,读者也只是想打个鸡血,逻辑真的不重要。
或者,教主能够仔细交代实习生的背景,条理清晰地列明支持其休学的理由。全面分析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且说明只是针对该实习生个体。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探讨休学这件事,那我也蛮赞成的。
但实际情况是,教主隐瞒部分信息,主观片面地解读问题。逻辑不清,刻意诱导读者向特定立场倾斜。对眼界不够开阔,没有足够判断能力的群体,号召一项有极高风险的具体行为。
所以我们只在心里暗骂 mdzz 是不够的,不是吗?
前几天,国家颁布了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把新媒体纳入了管理范畴。当时我还觉得公权力又膨胀了,进一步挤压群众获取信息和真相的权利。现在我突然发现,可能有些新媒体真的需要被监管,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保证对自己的文章负责。
可能教主又要开始装疯卖傻,吊着嗓子,用尖利的声音叫嚷:“自媒体人需要对写的文章负什么责,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有钱就是正义,有钱才能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孔子都曾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然后对后半句“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绝口不提。
我仿佛看到了教主心里,那个两端分别摆着金钱和良心的天平,随着赚的钱越来越多,天平开始向一端倾斜。眼睛里人民币的倒影越来越大,于是笔下的文字也变得越发荒诞离奇。。。
最后总结一下:
对那位实习生休学的个人行为,同样表示支持。
教主的毒鸡汤,不分析具体情况和风险,就号召去休学,双手反对。
至于那些喝了毒鸡汤,反而觉得文章正确,并为其点赞的读者们,最应该做的不是休学去实习,而是想办法多上两年。。。。。
以上!
转载请私信@束学长获取授权!
> 束学长:帮你画大学重点,带你探索课堂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