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身处一种困境,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刷朋友圈刷知乎,关注的大V小V也越来越多,好像自己看了很多知道很多,有时候看到兴奋处,屁颠颠的跑去跟李先生说,磕磕巴巴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名堂,扫兴而归;有时候别人说起个什么,我的反应仅限于“这个我也看过。”所以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是又不甘心,我明明花了很多时间看了很多资讯啊……
朋友圈里看到好文章,一键转发,甚至都不能组织出一句像样的话阐述我转发的理由。于是,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里,我失声了……
后来,看到一种论调,大意就是“碎片化阅读让我们越发焦虑”“不要再碎片化阅读,越读越傻”,在我的印象中,碎片化阅读之毒已经成了大众的共识。
所以,我进入了一种对碎片化阅读不屑的状态。但是朋友圈知乎依然在刷,只是以一种【不功利】、纯玩的心态在刷。我告诉自己要系统化的学习知识,儿童心理、科学喂养、读绘本,还有各种自我提升(经济常识、社会、心理、工作知识和技能,统统都要系统工程),我给自己做了schedule,发现时间无情地打败了我。无力感深深袭来,我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这么多东西要学,可是我没有时间啊,schedule真的要排到2020年了!
生活还在继续,我就以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着,活着,挣扎着……
我一个渴望学习,积极向上的女青年何以至此?
乔布斯说connect the dots,这两天,好像有一点点体会到。
最近开始看简书一哥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昨天看【碎片化阅读】时,找到“dadadada……”的感觉。原来,我一直错误理解了碎片化阅读。(对洋葱阅读法感兴趣可以自行查找)
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碎片化的时间),以自己能够理解的程度(碎片化的理解)去阅读(碎片化的学习内容)。
我们身处碎片化信息的时代,从内容生产者到消费者,都是碎片化的,这是事实,是不可避免的现状,而我们该做的不是去思考碎片化阅读的利弊,而是考虑怎样从碎片化阅读中受益。
李笑来说碎片化阅读的核心是【概念】。
古典的【超级个体】栏目也是一年365天,每天告诉读者一个知识点。
碎片化学习研究的大神王竹立老师说,知识碎片化的本质是: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被网络或人为地切断了,某个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处于分离的状态,被人们孤立的而不是系统化地学习与掌握。
所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碎片知识的重构】。重新建立知识树叶之间的网络,重新建立每一个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相当high了~~~
举个栗子,当你看到番茄钟这个概念的时候,你可能知道它是来自时间管理的体系,但是你是否知道时间管理这个体系的框架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知道时间管理包括【时间分配、做什么、执行】三趴,你就能更清楚的知道番茄钟是位于其中的执行部分。这样知识就串联起来而不是孤立的了。(备忘:王竹立)
那么,怎么建立知识体系呢?
总的来说有两个方向:1)通过某一兴趣点去了解整个知识体系,再在这个知识体系上补充知识点(通过一片知识的树叶,找到这棵知识树,再慢慢找到这棵树上的其它树叶)。2)搜集N个知识点,最后慢慢建立知识体系(无数的知识树叶积累,分类,最后轮廓自然显现)。
我从这里得到的感悟是:我可以一开始就系统的学习,我也可以不紧不慢的一点点积累,只要我没有把我的树叶忘了弄丢了。
说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我进行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在:1)我没有建构体系的意识,2)我把一个一个曾经看过的知识点弄丢了。
正确的碎片化阅读是怎么操作的?
提炼→链接→融合 三环节
提炼:从书本章节、杂志、资讯等任何你接触到的渠道,获取感兴趣的信息,搜集起来。
链接:通过重述/追问/加入自己的观点/迁移,将知识点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使其不再孤立。
《朱光潜谈读书》里写到,“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所以知识也须攀亲结友。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新客走进一个社会,里面熟人愈多,关系愈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如果他进去之后,不能同任何人发生关系,他就变成众所同弃的人,决不能久安其位,或是尽量发挥他的能力,有所作为。比如说,我丝毫不懂化学,只记得H2O化合成水一个孤零零的事实,它对于我就不能有什么意义,或是发生什么作用,就因为它不能和我所有的知识发生密切关系。孤零零的片段事实在脑里不易久住,纵使勉强把它记牢,也发生不了作用。我们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不知其数,但是大半如云烟过眼,因为不能与心中已有知识系统发生关系,就不能被吸收融化,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存在心理。许多人不明白这道理,做学问只求强记片段的事实,不能加以系统化或有机化,这种人,在学问上永不会成功。”
融合:转发/口述/再加工/深化。实际就是不同形式的输出,有输出才能检验你是否掌握知识。(说到输出这个话题,不由得让我想起费曼,这个先记下,以后再说)
碎片化阅读的标准
兴趣/需求。前面我提到过“兴趣点”,学习所有东西的切入点应该是兴趣,或者是当下的实际需求,因为你的大脑很难指挥你去学习你不感兴趣的/无用的东西。(备忘:这里涉及认知心理学)
践行
在重新认识了碎片化阅读之后,我打算学习大牛古典老师的做法,自己也建立一个知识地图。以输出的方式提醒/逼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所接触到的信息,推动自己思考。以这样的方法做碎片阅读,或许会让阅读这件事情变得特别有趣,哪怕是你无意拿起的一张广告,也可能带给你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