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走过很多条不同的路,欣赏、领略过不同路上的各色风景。
有人总结说:婴儿时代的路,更多的是被动和依赖;幼儿时期的路,多了好奇和期待;少年时期的路,则是贪玩和叛逆;青年时期的路,便是诗和远方;中年时期的路,更多的是成熟和稳定;老年时期的路,似乎多了一点等待和死亡。
摩西奶奶说:“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摩西奶奶说的不错,有时候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路就会步入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回家的那条路风景最美。
毕业后选择了离家1400多公里的小城而居,回家便开始变得奢侈和艰难起来,只有过年才兴冲冲跟随着迁徙队伍奔波在路上。
那时回家首选的交通工具不是火车就是汽车抑或飞机,记得有一年没有买到火车票就选择了汽车。
原来不晕车的我不知道是因为狭窄的上下铺空间还是刺鼻的各种混合味道,刚上车不到1个小时便开始觉得天旋地转。
躺在上铺完全坐不起来,汽车颠簸,我的胃也跟着翻江倒海起来,后来实在忍不住开始狂吐起来,吐到最后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一天多都迷迷糊糊的滴水未进。
下车后闻到熟悉的家乡味道瞬间忘记一路的辛苦,身体似乎也跟着飘起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顿感神清气爽,四周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破天荒第一次竟也变得美丽高大起来。
原来支撑自己坚持下来的是回家的心情和意念,要不然每年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像候鸟一样迁徙图的是什么呢?
回家还是乘坐火车比较多,白天的时候喜欢看窗外晃过的风景,一路从江苏看到陕西横跨5个省,可以说是牵着朝阳一起出发数着星星一块回家。
路过窗外的江苏小城,多了些烟雨迷蒙的画面;眼前一晃而过的安徽村庄,飘洒着未被大刀阔斧修剪过清新的味道;驶入河南老城,装满眼球的始终是似乎大战过后的烟消弥漫;进入山西地界,扑面而来的山多了些怪异的猜想;跨入陕西厚重的黄土地,则添加更多温暖和亲近,恨不得拥抱整片天空。
今年正月带孩子乘高铁回了趟西安,从无锡出发仅需6个小时。高铁无疑是带孩子出行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孩子可以随意活动一下禁锢在一个位置的憋屈,也可以增长不少地理知识,各种问题从南问到北。
基本半小时就停靠一个站点,每个站点孩子都会有不同的问题。这时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连个孩子都无法应付。
旁边窜上窜下的孩子并没有阻碍窗外的风景,还是一路从南到北,揉进眼里、埋入心里的还是一路的风景。
尽管平时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但是唯独回家这条路上的风景永远都看不够,也是最美的邂逅。
回头想想,生活的路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直是,永远都是。
路在脚下,路亦在前方!走好脚下的路才能到达前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