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意思是在不好的环境下更好生存,反而再好的环境下容易死,这不是百分百的,但还是有很大的机率的。
为什么说在忧患中容易生存,安乐中容易死亡?这是有原因的,它有着一定的道理。如果一个普通人生活在不好的恶劣的环境中,自然要去好的地方,所以会努力;如果没有钱,很穷,他会想办法去赚钱;有差的东西才会给人前进的动力,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不同的人。死于安乐也不是百分百,但也有理由,因为在安乐的环境下会使人没有压力,没有上进心,更不会努力,最后也就是会“死亡”,但也有特殊的人。
同样也有实例,比如煮青蛙,用烫水煮青蛙,青蛙会自己跳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个环境很烫,感受到了忧患,有求生的欲望,所以它会跳出来,烫水就煮不了青蛙,这就是生于忧患。而开始用温水,这是对青蛙没有伤害没有痛,这是适宜的环境,安乐的,这时它会慢慢适应,当温度越升越高时,它慢慢会接受,一直是安乐的,没有求生欲望,所以才会死于安乐,是因为环境太安乐,使青蛙放松,没有求生的欲望。
自然在历史上,在人身上也有许多实例,比如原文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意思是舜是从田中种田然后被起用,傅是从筑墙,然后才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然后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的,这些都是生于忧患的实例,同时也有死于安乐,比如刘备的儿子刘禅,秦始皇的儿子,在安乐的环境下却变得不行,导致灭掉自己的国家。
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不是百分百的,但是有很大的几率,它有一定的道理,它有它的实例,也有在历史上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