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算是很慢了,往往是一周一本。但这本书居然在一天内看完了,而且还完成了这份吐槽笔记。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众多简友的推荐,但粗略的翻起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个人碎碎念加名人方法的一个大杂烩。心中立马有中枪上当的感觉。
1、学习方法基本都是老生常谈,缺乏说服力。
作者没能将应试教育和成人教育区分开立,在文中穿插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就让人产生巨大的困惑,到底是做10遍考试题还是要抄写经典呢。对比之下,很多学习理论能从人性到行为进行深刻的剖析,让人恨不得立即开始行动起来。比如费曼技巧、斯科特·杨的学习方法。没有眼花缭乱的技巧,只有满满的执行步骤,让人无比信服。
2、观点跳跃,结构散乱,不成体系。
结构比较奇怪,第一、三部分是自己的经验,第二部分则是搜罗了16个名人的学习方法。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安排这本书的结构。
既然是学习方法,而且要学会学习的方法,那么必然是一个体系化的东西。作者没有授人以渔,告诉我们如何去寻找适合的方法,而是直接在路边摊上把自己的鱼摆出来,告诉读者,来吧,我的鱼和16个名人的鱼,必有一条适合你。这些经验和方法,要么是我们早都知道的,要么就是缺乏实操动力的。比如剪报学习法。对于成人来说,实在是想都不愿意想。毕竟现在知识管理工具那么多,剪报作为最原始的方法,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执行起来效率太低了。
3、核心观点严重误导。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坚持 → 突破”。认为唯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学习的起点。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误导。
比如“你之所以到现在都学不好英语,是因为你没有制定战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大部分人英语或者某个技能学不好绝不是因为方法不对、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坚持,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拥有正常智力的人,一旦坚持的足够久、付出的努力足够多,自然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方法或者说习惯。
这里面又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没有方法——导致学习不好——导致更加不愿学习——导致更加没有方法。没有兴趣—导致学习不好——更加没有兴趣。旦掉入了这种逻辑陷阱,就会追求虚无的兴趣、方法,而对于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这个事实却视而不见。学霸一定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方法的,进而产生兴趣的。而学奴则一定是在不断的尝试各种方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追寻自己的内心”,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很多简友在推荐此书,不乏溢美之词,这本书在某个时间段内被推荐的频率还相当高。我不由得心中暗自发寒。由此可以推断,一些所谓的大咖,在没有完全吃透本书的情况下,“速读”了一些观点、结论。然后就非常肤浅的进行概括和引用,在完全没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推荐,丝毫不考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我就现在就在沉思,这本烂书,是如何骗过我的眼睛然后让我花了32块大洋,出现在我的案头上,最后竟然还让我花了一天时间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