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在应对创伤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闭”和“尘封”所发生的事情,另一种是对其进行深刻思索和探究。”——《创伤之前我是谁:找回内心强大的自我》
《创伤之前我是谁》一书里提到,无论是对创伤闭口不谈还是不停地找人诉说,其实都是一种自救行为。作为朋友,如果仅仅通过倾听就能让他们获得救赎,这何尝不是一件善事呢?我愿意做这件善事。
但多数人并不喜欢听别人诉苦,甚至把这种诉苦行为称为情绪垃圾,嘲笑诉苦的人是祥林嫂。
很多平台都会屏蔽这些负面情绪宣泄,这样一来受创者的情绪没有宣泄的出口。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受苦受伤你活该,但是你得自己受着,别来影响我。
如今再次读到祥林嫂的故事,我的眼圈发红,鼻头发酸,脊背僵直。我发现原来祥林嫂是那么好、那么坚强的一个女人。她不停地向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只不过是在自我救赎,想要给自己活下去的力量。但凡有人同情她的遭遇,听她诉说,或许她也不至于死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会自动回避别人的负面情绪。
但是,当一个人经历了难以忍受和消化的痛苦时,或许诉说是唯一能够让她们活下去的力量。祥林嫂的自我救助得不到世人的同情,我认为比祥林嫂更可悲的,应该是社会的冷漠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