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这个面具!”在一家商场的万圣节专柜前,一名家长正带着5岁的孩子挑选面具和服饰。随着万圣节的临近,各大百货商场和超市里销售万圣节用品的专柜火爆起来,许多种类的鬼脸面具几乎脱销。各大幼儿园和小学开始了一连串的万圣节装扮活动,除了一般流行的《冰雪奇缘》、《玩具总动员》的角色装扮,高雄某幼儿园的小朋友萌萌,则被妈妈打扮成了一个轰动全场的可爱角色“无脸男”,而小朋友则因为COS无脸男吓哭同学,太过逼真被孤立,也因此瞬间爆红网络。
“很多幼儿园大兴西方文化,每逢‘洋节’必过,对中国传统节日却很是冷淡。”面对愈演愈烈的西方节日潮,一位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抱怨道,“孩子们热衷过西方节日,却对中国本土节日一无所知。如此下去,春节、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不仅会越来越淡,节日中的文化精髓也会失传。
西方人的思维往细里想一想是有一点小古怪,你的心中越是有幽深险远之处,他越是以节日的形式集中呈现出来。比如说“愚人节”,作弄人者洋洋得意,被骗者苦笑,最后却是皆大欢喜,愈发密切。再比如说“万圣节”,偶滴个神咧,月之下,满大街都是充满奇特的面具侠。奇怪的是,大家在这个节日里彼此心照不宣,除了装模作样地被吓了一下,没有真的害怕到要死,更不会去指责那些装神弄鬼的人。
万圣节,是众多漂洋过海传到中国的西方节日中的一个。如今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过洋节,同我们近年来对外较为广泛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及媒体的自由、开放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与西方较强的经济与文化大背景有关,市场把这些外来的充满新鲜感的节日,当做商机,大力炒作,捧为时尚。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口袋和时间都富裕起来了,此时就需要一个个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结果发现我们的节日早已变得有限,难以应付人们的需求,于是一些西方洋节的“乘虚而入”也是符合年轻人求变、求新的心理和思维,过洋节的人是自得其乐,不以为然者则视之为“崇洋”,然而仅用“崇洋”二字概括未免肤浅简单。年轻人喜过洋节既是时尚,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追求。
静下心来或许可以“发现”和“理解”,只要是在遵法守纪的底线下,你在愚人节无论怎样愚弄别人,并不表示你这个人真的就是个道德败坏的骗子,无论商家怎样操作、媒体怎样炒作,也不表示他们就是鼓励和倡导大家去欺骗、愚弄别人。无论你在万圣节怎样“装神弄鬼”,你过足了做鬼神来吓人的瘾,并不表示你这个人就是妖魔鬼怪,也不意味着如今世风日下,世道人心不可捉摸。任何过度的解读,都是因为“入戏”太深。
人们对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有着深刻复杂的感情,而能够精准概括这种复杂感情的,大概就是“节日”二字。中国的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以家庭为准形成闭合空间;西方节日则属于社会集群的东西,超出家庭范围。两种节日相比,前者是家庭团聚所必需的,它适应中国社会。现在所保留的大规模节日都有家庭团聚的浓厚意义,而“二月二龙抬头”等少有团圆气氛的节日则逐渐淡化;后者是人际交流的产物,它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中国人日益喜欢洋节就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这种以“洋节”作为人际聚合方式的交际应越来越流行。
然而节日作为中国人的生活指南,作为民族特定文化传统的集中表现,其盛衰总有古今内外多种社会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必将“在变化中生存”,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当然,这种变化是人们选择的结果,是社会生活一点点继续积累的结果。它恰到好处的连接起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方式,发扬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显得既古老又而鲜活,既文艺又朴实,既暖人又暖心。
西洋文化不是世界之巅的浪潮,不是引领情趣格调的风尚。文化复兴之要,在于洞察人心、人性的需要,了解公众的想法,提升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直面人心,直陈人性,创新机制,提供出口。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和强有力的挑战,中西方文化的正面交锋和对阵当中,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与继承中国特有传统的“度”?在节日仪式的碰撞中,我们如何站稳脚跟,坚守住自己的经典,昭显出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底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文化价值更加开放,更易被人接受。 比如内家拳,只要五行拳精华仍在,则形意拳不绝,又如八卦掌,只要老三掌在,则八卦不灭。
我们要考虑的是充分提升这种潜在的文化内驱力,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丰富,并以此为基点,找到一个新方案打开出路,合理地构建良性的、崭新的民族文化心态与内涵,从而为民族素质的提升提供健康的土壤。这或许是今后我们要面对的“文化新常态”。中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瞩望传统,推陈出新。
“万圣节”吓不坏传统文化,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更多的中国人,也要拾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