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4月才开始订阅笑来老师的课,前面落下的课程太多,最近这周从头开始补课,从只字不差地阅读开始,看文章,看留言,做笔记,写体会,一边做一边感慨:过去几十年从来没有这样反复拷问过自己的价值观,上学时的目标是应付考试,上班后的目标是完成工作任务,这几十年,一直被生活推着走,一直被感觉推着走,很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选这条路”,“选得对吗”,“如果可以重来,还这样选吗”……
翻看这几天的学习笔记,“注意力”、“付费”、“安全感”、“活在未来”,当这些概念和一个一个生动的事例联系在一起,我才感受到了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背后蕴含的深刻涵义。这些道理好像都听过,但真的懂吗?如果懂了,能做到吗?如果做到了,能长期坚持吗?如果当初长期坚持了,现在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差异?
这些天各种毕业考试紧锣密鼓,小升初,中考,高考,对于孩子们来说,都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次次选择。
上高中意味着什么?
初中时,有一个好朋友,成绩优秀,按理说应该上高中,参加高考上大学,她是很有希望的。但家里人觉得一个女孩子,不用太冒险,应该上个中专早点毕业,有个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强。那时只有成绩优秀的孩子才能考中专,她也很矛盾,问我怎么选?我说我不能替你选,但如果是我,我就参加高考。后来在家里人的劝说下,她上了中专,留在了老家的那个城市,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和周围人一样每天打发时间的生活。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后悔,但我知道,她和身边的很多人不一样,她仍然是那个嘴上倔强心里有梦的女生,只是,缺少勇气和信心改变这一切。
考上大学又怎么样呢?
有的人每天早出晚归,泡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不沉迷于花前月下,不去凑喝酒打牌侃大山的热闹,日复一日过着别人眼中刻板的生活,直到考取研究生,去了理想的学校,学习理想的专业。
有的人也早出晚归,泡在游戏室或者录像厅,终于摆脱老师和家长的监视了,要痛痛快快地潇洒一回。四年大学生活,看遍了租书屋的所有小说,对学校周边的录像厅、台球厅、小吃街如数家珍。工作后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恶补,处处被动。
找到稳定的工作又怎么样?
有的人自诩聪明,工作满足于60分就好,每一次工作任务都能完成,但是都打折扣,不是在时间上拖拉一点,就是在质量上出点小瑕疵,总有客观理由,总是下次一定注意,反正没有大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用最少的精力达到60分就刚刚好,这就是“聪明人”的理想生活。时间一长,没有人再愿意跟他合作,领导也不放心交给他任何重要的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有的人性格内向,却舍得下笨功夫,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看书上,都是枯燥的专业书,下班看,周末看,节假日还在看,不仅看书,还不停地写,参与各项课题研究,就在所有人都在担心这孩子会不会变成书呆子的时候,他已经悄无声息地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遇到一些专业问题时,领导开始主动征求他的意见,后面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例子,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面临选择,选择的依据就是价值观,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影响每个人行为的价值观。如果建立了“对”的价值体系,会少走很多弯路,即使过去选错了一次,甚至几次,仍然有机会翻盘,只要我们“笃信”并且“坚持”。
人生就是不断地做选择题,但愿你有“能选对”的智慧、“敢选择”的勇气和“坚持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