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二百来页,看了大半。不得不感叹丰子恺学识渊博,文章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就拿一篇春的随笔来说,不仅能引用大量古诗,而且还进行了中西对比。如下:讲求实力的西方人对暮春五月视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东方人虽盼春,实则伤春惜春而感慨、悲叹、流泪。大师可谓博古通今,写文章游刃有余。自己功夫不到家,看到这些古诗,只记得几句,谈何能熟练运用。虽也知道西方人喜欢五月,还记得美国新大陆最早的一批人正是乘着五月号去的。但却没有想到与之联系,自己思维不够发散,不善于思考联想。
丰子恺老师作品的一大特点是作者有童心,能以小见大,而且作者有强烈的同情心,确切的说应该是慈悲。他三几年写的文章不管是平日生活或者逃难都涉及到底层的人民的疾苦,可见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他的漫画自不必说,常以儿童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我擅自揣摩,因为他是个慈父,加之子女多,他疼爱孩子,这些孩子的童年趣事或成长烦恼皆成为他创作的灵感。如:华瞻的日记,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一个充满爱心的作者他是有心的,就像他自己说所说的“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因为自己也有孩子,我看着这些有关孩子的图文,倍感亲切,那种童趣和自己孩子所展现天真可爱一面如出一辙。看了自己内心不自觉地更柔软了。想起老公说过我写女儿的文字很温暖,可能这是因为我有心观察,写的时候,笔尖也充满了爱意。
这对自己写作的启发是:多积累,多联想,知识扎实方能运用。多观察,写好文章需要世事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