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洗漱完,习惯性的打开淘宝领金币,再看看淘的东西走到哪儿了。
淘宝头条的广告软文其实挺有意思的,编辑费力劳心的写一大篇,前段是情节,后面引出真正想推介的广告。
有一篇《打孩子不能打哪儿》,文中说有4个地方打不得,一是后脑勺,二是后背,三是屁股,四是太阳穴(不由地想,这妈妈心有多大,敢往太阳穴上招呼)。
文章有理有据,下面各种评论。我发现不管在哪儿看文章,关于打孩子和婆媳矛盾的,总是能引发潮水般的讨论。
思想是个好东西。
打孩子是个特别容易传承的恶习。因为在愚昧粗暴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和自己的下一代相处,除非自省并改变了观念。
有好几个评论都是“这也不能打,那也不能打,说了半天,到底哪能打?”
我想说的是,你是想打孩子泄愤,还是想让孩子知对错、明事理?你的目的是什么?
那天在公交车站等车,一对母子从单打到对打再到单打的热烈场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先是儿子打妈妈,妈妈反击回打,妈妈身形占优势,妈妈打儿子。
男孩不超过五岁。母壮子幼,再过十年,二十年,情境还真不敢想象。
某天某大学食堂发生这样一幕,因为食堂是开放性的,所以吃饭的人并不拘泥于学生。
有对父女打好饭,在旁边的桌子落座。爸爸大约30岁年纪,女儿4岁左右。
引起我注意的是因为这个爸爸的一声怒喝,吓了我一跳,“你要脸不要”,我抬头看到小女孩惊恐羞愤的表情,还有一头乱糟糟的短发。
小女孩脸色发白,我担心她会因为外人看而更难过,就低下头继续看书。
更让我难以忍受的下一幕发生了,那个身形壮硕的爸爸不知为什么特别恼怒,在女儿瘦削的小肩膀上扇了一下,接下来我却看到小女孩儿的手自然的拉住了爸爸刚打过她垂下来的手。
我站了起来,绕到圆柱背后的椅子上背对着那对父女坐下来继续看书。
以前有个邻居,家里有个男孩,总是低着头翻起眼睛盯着人看,目光中闪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光,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从他家里传出他的惨叫声,有时是单打有时是双打。
那时这个男孩和女儿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她说有时能看到这男孩手插着兜在操场上晃来晃去,眼神阴蛰。我和女儿说,一定要保持距离。
打孩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历代国民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同意“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愚念。
我是女儿也是妈妈,坦率地说,我不太会做女儿,因为我一直苦寻的正常相处方式始终得不到回应,所以我做不成好女儿了,人生憾事。
幸运的是我有了自己的女儿 ,更幸运的是我爱她,而她也同样爱我。
女儿的成长阶段也是我的心灵自愈阶段,我和女儿会因为同一个情节感动,会因为同一件憾事唏嘘,会哼唱同一首歌,会在同一款游戏里同生死共进退,会共读一本好书、郎诵一首好词,会经常一起谈天说地、谈古论今。
我们是最亲密的母女,也是最默契的朋友。
看过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特别认同她的观点,好孩子是耐心和爱心以及智慧滋养长大的。
简单粗暴打出来的孩子在起点上就输了。
讲什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小不被父母家人尊重,经常受到呵斥和体罚,在起点上已经输了。
不是输在智力,也不是输在体魄。而是输在了生而为人的基本尊严上。
尹建莉把打孩子的父母称为“穿着西装的野人”,打孩子很容易,只要动动手脚就可以了,培育孩子是却需要用心用脑子的。
每个妈妈都有个心愿,愿世界对自己的孩子温柔以待,却不想自己成了对孩子最没耐心最不温柔的那个人。
打孩子能打哪儿?我的观点是,你想打人谁也不会拦你,要是还懂得点分寸和尊严,请找实力对等的对手pk,别拿弱小的孩子撒气。
难不成将来老迈那一天,子强母弱,一言不合孩子也拿拳头和你说话?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溺爱吗?请注意,爱和溺爱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想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或父亲,需要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学习,重要的事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