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距离《〈心智成长之谜》读书笔记1》发文已经一周多了。我早就在动笔此篇文章,却迟迟不愿发出,因为心中没有找到那种感觉。
没有触发点。
直到刚才,打扫卫生的时候,想起了上周二参加区上教研,收获颇丰,仿佛练武之人,苦苦挣扎,一朝得悟,任督二脉俱通(比喻而已,笑笑即可,不必当真,我仍然还是菜鸟)。
然后速速成文,然后第一次入选简书《心理》专题,然后今天得到了师傅和咱们春来成都ACTOR客栈的专业老师们的热情鼓励……
呵呵,得瑟得瑟。
瞧,得瑟过头了,忘记正事啦!
其实,就在文章入选《心理》专题的那天晚上,宝贝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最近感觉压力好大哦!……”
啊?
你的嘴巴是不是张得很大很大?
现在,请允许我停留一下:假如你是我,听到了孩子吐槽,妈妈,我最近感觉压力好大,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请你停顿5分钟。拿出一张纸,按照自己的惯常方式,如实地写下可能的处理的办法。
写好啦?好的,咱们暂且按下这个环节不表,继续聊书中关于依恋关系的分析。
第一部分:依恋关系分类
在《心智成长之谜》一书中,依恋关系包括:父母(成人)的依恋关系,和婴幼儿的依恋关系。
书中讲到,玛丽.安斯沃斯(你能记住她的名字吗?呵呵),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发展心理学教授,致力于研究母亲在孩子出生第一年里的行为。
她的做法是:在家里观察一年后,把母亲和婴儿一起带到实验室情境里。让婴儿在二十分钟里面,分别经历和母亲共处、和母亲分离、再次和母亲团聚的情形。
根据婴儿与父母再次团聚时的情形,她把人们的依恋关系分做以下四类:
1.安全型依恋关系。
父母能及时感知婴儿的内在需求(即能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和心理状态,充分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仅能够看到孩子外在行为的反应,也能“看到”孩子的内在心理活动。
孩子则感受到,“自己被父母理解”,这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过程中,是相当核心的方面。在陌生环境中,具备了安全依恋的孩子能够在周围探索并很快回归到游戏之中。
2.逃避型依恋关系
父母在情绪上是不可亲近的、无法知觉的、拒绝的,和没有反应的,就会导致婴儿出现“逃避型”的依恋关系。
这些婴儿在陌生环境中会不在乎父母的返回。
(想想咱们身边那些超级独立自主的孩子吧!他们小大人一样的坚强里面,多少被父母远离遗弃的痛苦不堪?)
3.抵抗型或趋避冲突型依恋关系
父母在可亲近、知觉、反应上表现出不一致,以及自己的心理会强力干涉孩子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孩子倾向有“抵抗型”或“趋避冲突型”的依恋关系。
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里与父母再团聚时,好像焦虑不安,不易安抚、不易回到游戏。他们的注意力仍然放在亲情外在寻找过程中,并未在与父母接触后终止。
嗯,就是我们说的,特别“粘”爸爸妈妈。
4.迷茫型依恋关系
如果父母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里经常惊吓、恐吓婴儿,或者在沟通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混乱情形,他们的婴儿就会陷入失序的混乱状态中,迷茫不知所从。
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类婴儿在父母返回的时候,有的孩子会绕圈子、亲近然后躲避父母,或进入一个“僵化”或沉默的恍惚状态。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父母:孩子好好地玩的时候,冲上去,抱住孩子一顿猛亲;孩子犯错了,严厉地批评。骂着骂着自己歇斯底里,抱住孩子一顿痛哭……整个过程中,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似乎有的书里面,把后面两种依恋关系调整为一种,矛盾型或者焦虑型;还有的书里,直接分为两类:安全型依恋关系,和不安全型依恋关系。
第二部分:初略自测一下?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
太多专业术语啦,看不懂诶!
好吧,请回到之前我家宝贝的故事中来。她说:妈咪,我最近感觉压力好大哦!
请打开你的答案。
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母亲通常会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达成情绪一致性,实现共情。孩子则感觉到,自己被母亲接纳,理解。内心很舒服,安全。
在这种关系中,母亲通常会回答:
A.“是吗,宝贝?来,让妈咪抱抱,安慰一下……(默默地抱了一会儿之后)说给妈咪听听,你遇见什么事情了?为什么感觉压力很大呢?”
在孩子讲的时候,认真倾听,并且表示理解,同时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是如上回答的吗?
我猜想:
B.有的人会说,“哎呀,多大个人呢,就有压力,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呢?”
C.还有的人则会无所谓地随口答应,“哦,是吗?”然后就没了后文,该干嘛就干嘛去;
D.更激烈一点的,是不是立马炸了起来:你压力山大?是不是上课不听话,又在学校惹祸了哇?老子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挣钱,你娃娃不好好读书,还一天到晚唧唧歪歪的……
如果你的回答趋近于A,恭喜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良好;
如果是B、C、 D,咱得反省反省哦,是不是小的时候,咱爸咱妈,没有能够和咱们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哎,拜托,咱好好地聊天唠嗑,不要动不动把咱爸咱妈拉扯进来行不行?
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针对长辈们的。在咱们今天依恋关系话题上,不得不扯上他们。请多多担待哦!
第三部分:依恋关系如何促进孩子心智成长
(又到了最专业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刻啦!)
以下是我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1.对刚刚出生的婴儿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生存的最亲密的外部环境。
2.婴儿会首先向父母索取食物,也就是信息和能量(之前分析了物质层面的信息能量流队孩子心智成长的发展)。
3.孩子会通过与父母的互动(依恋关系的建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亲子关系”),来探寻自己和世界的联系,寻找自我,发展心智。
孩子的交往需求,比如,拥抱,亲吻,说话,眼神关注……往往通过哭声表达(后来通过语言,或者,其他的非语言形式)。他们的相关神经元,此时是饥渴的,渴望向外发展的。
1)面对孩子发出的这些信息能量流,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察觉,那么,她就可以,及时积极回应孩子,比如,给孩子一个柔柔的怀抱,甜甜的亲吻,暖暖的笑容,充满童趣的谈话……
此时此刻,母亲自身的信息能量流,通过如上种种方式,完成了和孩子的积极的互动交流。
虽然孩子很小,并不是很懂事,但是,TA能够感受得到,来自母亲的爱与关怀。TA的相关神经元,在这个过程中,沐浴着阳光雨露,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2)如果孩子所遭遇的,是非安全性依恋关系呢?
带着信息能量流,孩子的神经元向外传递了交往的信号。母亲要么就没有听到;要么听到了,直接忽视掉,听而不闻;要么就一顿责骂、或者胖揍:“哭哭哭!一天到晚就知道哭!烦死了……”
孩子的正当需求被漠视,或者遭受伤害。这个时候,TA们要么没有收到信息能量流的回复,相关的链接无法建立;要么收到的是严重的挫折刺激。这样的刺激,是抑制性的,会严重阻碍相关神经元的发展……
4.同时,儿童和父母早期的依恋关系状态,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会以经验的方式,“刺激—神经唤醒—应激反应”,存入儿童的潜意识中。
这样的深层次的储存方式,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后,我们自己都未必觉察得到,但是它却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一旦某个机关被触动,相关的经验,会立马条件反射地,自动呈现。
比如说,我们身边,有个母亲,名叫芬达(化名,你懂的),在童年记忆中,一旦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会被父亲暴打一顿;或者双手端一盆冷水,举在头顶;或者用其他“很有创意的方式体罚”。
她已经忘记当时的感受了。遗留下来的,是以下的评价:“1.严厉的体罚是不对的;2.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3.我不能像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
但是,当女儿犯错的时候(机关被触动),她却相当容易被激怒(头脑中的经验被不自觉地唤醒),常常抑制不住地,暴打孩子(应激反应)。而每次打完,她又无比后悔。
疑问:不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否改变?
这个问题啊?你说呢?
当然可以改变。
怎么改变?你目光灼灼,分外急切。
呃,读书,学心理学,比如,《心智成长之谜》……
切!你狠狠地瞪我一眼。
拜托!你以为不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天上会掉馅饼吗?就算有,也是铁饼!
好吧,你很忙,没空看书,就想听我说。
首先,你得自我察觉。
当和孩子共处发生矛盾冲突,你快要失控时,尝试稍微停顿一下:“咦,我在干嘛呢?”这个时候,仿佛有着你和孩子之外的,第三双眼睛,在冷静地看着这一切。
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的诉求是什么?TA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为什么会生气?我的什么按钮,被触发了?
然后,冷静一下,再处理事情。
怎么冷静?
深呼吸,数数,实在不行,跑到旁边,喝水,歇一会儿……
或者,给佑妈三火打个电话、留个微信?
可行的。
没错,佑妈三火仍然是菜鸟;但是,她有资源呀!
要不要试试?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