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记完单词的我捡起这篇总结,内心充满了力量
大概是终于找到节奏了
简单来谈谈这一周的收获吧
第一点,有关采铜说的隐性假设,我们总是会给自己设限,因为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社会准则,以及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的视野,导致我们通常做选择的时候会被这些给羁绊住,所以经常有时候会有心理冲突,会有纠结
像我其实就是这样,大学刚进来,选择了自己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 —计算机,因为理性思维不够强大加上本能的不感兴趣,大一是在纠结中度过的,总觉得自己应该要去学人文社科的东西,去学经济,学计算机反正以后也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就学得很不开心,觉得没有任何意义,感觉自己做的是无用功
在这个其中我的隐含假设是什么呢?
我现在所学的计算机和未来没有任何关系,我学了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理性思维不好,是学不好计算机的
但是这些假设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像乔布斯所说的,你在未来回顾过去,发现你所经历的东西都是点,它们是可以串起来的,学计算机,对于我以后从事经济方面,甚至人文社科思维这方面都是会有帮助的,为什么会是无用功呢
理性思维不好就学不好计算机吗?但是人的大脑都是用无限潜力是可以成长的啊
我高中时候很羡慕那种解理科题目可以一把抓住重心,很快解决问题的人,我那时候就给自己定义为自己理科思维不好
现在想想自己当年还是太年轻了
现在我不相信有所谓的天才,所谓别人比你聪明只不过是他从小经受的思维训练要比你多,举个例子来说,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十层回路,别人年轻时经过思维训练已经解决了其中五层,相对于你一层都没解决的人,当然会更快
这个也是笑来给我的启发,我现在能够以充满潜力的眼光看着我自己,继续做下去,我未来无限可能啊,所以所谓的理科思维,不重要,我都可以训练的
第二点是采铜所谈的,关于给自己一个高目标感
他在精进中所谈到的,很多高中生进入大学来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周围的人没有那么上进,自己就会不自觉的去和他们一起,放低自己的标准,去迎合所谓的满足感而不是更好的目标,你慢慢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堕落”
我觉得这个话真的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之前的我一直是有意识的去抵抗这种环境的侵蚀,但是我发现有时候这些东西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也下定决心需要摆脱这些负面环境,不再为了所谓人际关系去迎合一些东西,那样只会让自己累,还毫无意义
给自己一个高标准,超越许多人的高标准,不因为任何人放低底线,没有环境就自己去创造环境
我们组织了一批热爱自我成长自我学习的人,大家分成小组,彼此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这样感觉真的很好,有点当年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华盛顿成立组织的感觉
专业不好,那就炒了专业
环境不好,那就炒了环境
学校不好,那就炒了学校
第三点是对于刻意练习的理解和感悟
我选修课有选演讲与口才,其中有涉及到发音要标准这一块,而我刚好属于平翘不分,就被老师拿出来重点培养(笑)
发音是有一个标准在,你去模仿那个标准,自己仔细去感受发音部位,自己去发音,然后给老师听,老师给你反馈,再不断去改进,这样效果是真的很明显,我感觉我进步很快
这里也不得不提起我们的演讲老师方法其实就是刻意练习的,设定一个标准,超越你的舒适区,需要你专注不断的去练习,并且给你提供实时反馈,再去练习,这样真的效果不错
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句话,所学到的知识,就是要用来用的,不用什么用都没有
第四点是关于武志红
看了武志红的两本咨询的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让我对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自己的潜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能够客观平和的去看待一些人的胡作非为
任何人的性格养成和环境有密切关系的,要去了解一个的过往,你看他性格就知道了,与人打交道时,更能够去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能够去体察对方,举个例子来说,我跟我女朋友沟通会变得更加流畅,我能通过她的成长经历理解她的很多困惑与痛苦,并不会简单粗暴的去给答案,我一直说的是陪她去打磨性格,重点在陪和打磨,不是强硬的要去改变,因为很多性格方面的事情是强求不来的、需要一步一步去改变
第五点是关于,专业思维以及学科融合
上选修课西方文明史时讲到罗马,其中一任帝王尼禄,他为了他所谓艺术理想,倾尽全国之力去打造很多艺术品,甚至不惜去神庙抢金银珠宝,在这一刻我好像就把古代与当代、西方与东方、心理学、历史学、人际学串起来了
我会去根据成长经历剖析他的性格,会去联系一些和他类似的人或事,总结一些东西能否给我带来什么启发去总结元老院一起推翻他统治地位间的勾心斗角,这种各个方面打通的感觉真的很爽,很爽,虽然我现在可能还不特别体系化成熟化,但是这个端倪让我真的很爽很爽,也更加坚定了像芒格那样,我要去跨学科学习的念头
每天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看完多少本书,一定要记多少个单词,一定要跑多少步,一定钻研教科书多久,坚决不给自己理由的去完成
最后完成的感觉真的很爽,很爽很爽,学习真的是一件很开心很开心的事情,
我在进步,很开心,未来也我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