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我又追了一部剧——《小欢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听着这三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话语,好像就是在听自己的父母说话一样。里面的三对父母完全就是“中国式家长”的缩影。
不过重要的是,这部剧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值得我们反思。
1.不要随意拿孩子做比较
就拿方家来说,侄子林磊儿一出现,就给了全家不小的震撼——分班考试一举拿下年级第一,与自己家儿子方一凡形成鲜明对比。倒数第一和第一都在家里,童文洁能怎么办?只能顺手抄起杂志敲打方一凡,边敲打边碎碎念。
家长最爱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或者拿孩子和年轻时的自己做比较。
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闪光之处,可家长们经常过分强调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之处,而忽略自己家孩子的与众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应该学会去看看自己孩子的进步之处。经常拿孩子比来比去,不仅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与孩子平等交流
有一次方一凡考试分数上去了,排名还是靠后,可是爸爸方圆并没有像妈妈童文洁那样乱发脾气,而是在跟方一凡认真沟通后,首先肯定了方一凡的进步,再让孩子理解性子急的妈妈。方一凡是在一个有爱又民主的家庭中长大的,所以才能成为整部剧中性格最好的孩子。
其实家长们也是希望跟孩子好好沟通的,可时有时候一着急,家长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教训孩子。家长们如果能跟孩子平等的交流、倾听、出出主意,孩子们的小心思、小秘密都会告诉家长,这样的方法岂不是更好?
3..尊重孩子的意愿,正确引导孩子
“留守儿童”季杨杨的父母突然“空降”回到自己身边后,三人关系非常僵硬。儿子叛逆,爸爸古怪,全靠妈妈刘静从中调解。刘静知道儿子学习成绩差,但是爱好赛车,从不强迫孩子学自己不愿意的东西,还特别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她能引导孩子,让孩子听进道理。
她问孩子:“你想过要考什么专业吗?”
杨杨回答:“没想过,要是实在考不上,就去舅舅那里打个工。”
刘静说:“妈妈知道,你喜欢开车,想当赛车手。既然开车能给你带来最大的快乐,爸爸妈妈希望你永远都能享受到这种快乐。所以妈妈支持你,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识的。你看舅舅哪儿呢?他做的车辆研发啊、调校啊,那都得是工程师。都是在学校里踏踏实实学出来的,所以杨杨,高考这一关呢,你必须得过。”
作为家长来说,要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在学习上有所建树的是一小部分,在各行各业领域优秀的人才也比比皆是。
孩子们会经常问家长“成绩重要还是本事重要”,但是优秀的家长可以看到孩子除了成绩以外的特长,并且加以引导,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去学习,拿到走上社会的敲门砖,然后顺利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拿出诚意,有错就要认
季胜利作为区长,试图在严父、慈父、领导身份中转换,可是父子二人还是争吵不断。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季胜利有一颗努力想尽办法接近孩子的心。他去游艺厅开赛车、抓娃娃,甚至自己起了网名泡论坛,为的就是能多去了解儿子。有一天季胜利打了季杨杨,他特别后悔,第二天当着季杨杨同学的面,给杨杨道歉,鞠了一个90度的躬。
中国的家长们向来要面子,也爱树立权威,所以家长们一旦犯了错误都不会承认。
其实和孩子们相处很简单,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真诚道歉,反而会更加容易赢得孩子们的好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知错能改是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做的,所以家长也要当个好的榜样啊!
5.适当放手
乔英子学习已经很优秀了,可单亲妈妈宋倩为了英子高三这一年不当补习老师了,她给英子制定分数计算系统;许愿时逼着英子在球上写“高考700分”;给英子的屋里装了专业的隔音设备,可是透明玻璃却对着客厅,自己能时刻看到英子。只要英子稍有反抗,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啊!”
这种掌控式的教育其实也很矛盾,一边单亲妈妈对孩子无尽的爱让人感动和心疼,但是畸形的心态和控制欲又让人恼火。
一味用“为你好”三个字,那这种窒息式的教育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在达不到家长的标准下,孩子最后只会选择逃离。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的意识,家长要适当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控制欲就像是抓沙子,攥的越紧,流失的越多。
6真正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
宋倩总是没有把乔英子的话当作一回事,但是又总是要求英子跟她说心里话,可结果不管英子跟她说什么,她都不会去理解。到后来,英子已经不敢甚至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因为她知道每次她说出来的都会被妈妈否定。
很多家长可以做到倾听,但是做不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既然听了又不采纳孩子的意见,依然我行我素,那何必又给孩子希望呢?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拼了命的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塞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一味的认为自己没错,孩子最后一味的拒绝,最终会导致各种冲突爆发。
7.家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
宋倩的生活中心就是女儿乔英子,为了孩子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喜怒哀乐。高三前夕宋倩想让英子开心一下,便带着英子去看电影。观影中才得知女儿已经看过了。宋倩气急败坏的往外走,大喊“你要是告诉我你已经看过一次,何必来这里浪费时间?”她生气的不是女儿欺骗,而是浪费了备考时间。可英子是希望母亲高兴,所以才隐瞒事实。
“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快乐我就快乐”,家长们认为这是自己爱的炽热,无我,可曾想过孩子们都把父母的辛苦也是看在眼里的。如果家长总是委屈自己,一味奉献,那孩子就会带着压抑和内疚长大。孩子会认为学习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
家庭教育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白为何家长希望他们努力——是希望孩子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替孩子做出选择、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教育是个特别宽泛的话题,没有绝对答案。每家都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管快乐教育也好、自由教育也好,有一点很重要——希望家长们不要偏离自己当初教育孩子的初衷。最开始时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优异的成绩?还是开朗的性格?
家长们不妨去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去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去引导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路,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才是每个家庭应该收获的“小欢喜”。
“诗文典藏” 经典诗文,智慧传承,喜欢就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