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也罢,应酬也好,总免不了喝酒这档子事。每次把酒瓶搬上饭桌的时候,DK同学都会讲如下这句话,“宁可把胃喝出个洞洞,也不能让感情裂个缝缝”。似乎,喝酒与感情之间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
。。。
我爸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为什么我要用“喜欢”这两个字呢?因为在我参与的很多饭局之上,我发现我爸有时候灌进自己喉咙的酒,完全是他自愿端起的。当然,我至今也无法揣测在他豪爽的自愿里,到底掺杂着多少关乎面子与情感的不自愿。
在百度词条里,“劝酒”被冠以“中国民间习俗”之称。酒也许是好客之情的最佳载体。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劝酒词,理应被纳入名言锦句的范畴。“酒逢知已千杯少”,多文艺。“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多养生。“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多走心。“不喝你就是看不起我”,多谦卑。
能否升华感情,暂且放在一边不谈。喝酒确定能做到的一件事情是,麻痹你的大脑,进而让你卸下防备,甚至释放出平日里被压抑着的另外一个你。在觥筹交错之间,有人笑了,有人哭了,有人抖落出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也有人趁着醉意将那个朦胧的人影拥入怀中。混在辛辣的酒精里,一同咽下的,可能是喜悦,可能是失落,可能是悲伤,也可能是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
。。。
我爸爱喝酒,直接导致我在躁动的青春期尚未到来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酒精的奇妙刺激。最先接触的应该是啤酒,略带苦涩的味道。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后,一群无知少年在清冷的月光下喝得东倒西歪,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走不了直线”。
某一年春节前,我妈特意买了两大罐葡萄酒,放在橱柜里备着。确切的说,也不是真正的葡萄酒,只是勾兑了部分酒精的葡萄味饮料。记不清我是怎么发现它们的,反正每个深夜我会趁大家睡着时,摸黑从橱柜中拿出倒一杯,端进自己屋子享用。
按照我拟定的计划,每天只喝一杯,应该很难被发现。直到我妈某天在清点年货时惊讶地发现,那一罐葡萄酒竟然已消失大半。从一个四口之家找出凶手,实在是毫无悬念。何况我哥按一杯的量下肚之后,会产生轻飘飘的无力感。
其实,我并不是喜欢喝酒,尤其是在脱离了青春期自以为是的张狂和叛逆之后。但我又在很多的场合,“自愿”地喝下了一杯又一杯,有红的,也有白的。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我需要用喝酒的方式去表达我的诚意、友好或是感激。总有一些规则,是你无法改变只能去顺应的。
除了喝下自己的那一份之外,我也为家人、闺蜜、朋友、同事等代喝过他们的那一份。不是因为我的酒量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心疼他们。我觉得相比他们,自己的身体更能承受酒精带来的灼烧和刺痛。从这个角度来看,喝酒的确是与感情相关。真正关心你健康的人,并不舍得看你醉到一塌糊涂。
。。。
小明属于对酒精过敏的体质。刚上大学的时候,即便只是一杯啤酒,也能把他折腾得脸色苍白。毕业后的几年,自然也少不了酒精的“锻炼”,业务和关系总得借着推杯换盏来维系。一开始,我问小明“不喝就真的不行么”,小明反问“你觉得呢”。再后来,我就不问这个弱智的问题了,我又问他“你能喝得了那么多么”,他答“硬着头皮还是能勉强咽下,反正很快又会被吐掉”。
每次小明告诉我有饭局要喝酒的时候,我都替他揪心,但又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唯有以下几件事:提醒他提前喝点牛奶给胃壁打个底,叮嘱他酒后一定不要自己开车,把走不了直线的他从楼下扶回家,给他拧一条热毛巾擦脸,送上一个能暖胃又不是很烫的热水袋,在床边放一个水盆并不时询问他是否想吐,清理他被弄脏的裤脚和皮鞋…
如有我一同参加的饭局,我会委婉地表达小明是过敏体质并代他喝一部分。即便如此,总有些人还要不依不饶地劝酒。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中就会立刻蹿起一团怒火。我不喜欢勉强别人,更不喜欢被别人勉强。生活的残酷则在于,为了不让气氛变得尴尬,你只能和颜悦色地将杯中的酒吞下。
。。。
有些酒,我们很期待。有些酒,我们躲不开。喝酒,本意就是给那些想恣意宣泄的情绪,扯一个名正言顺的幌子。所以,自己尽兴即可,切莫贪杯伤身。毕竟,喝完这场,还有下一场、下下一场。
『本场出镜人物简介 DK同学』
他是我的前同事,一个高大威猛的新疆壮汉,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腹黑段子手。站在你面前,他能瞬间遮掉 2/3 的阳光。但是,体型并没有妨碍到他随和的好脾气。从他嘴里流淌出来的话语,就像软绵绵的棉花糖一般温暖。听说,他还资助了一名边远山区的小学生。
多么奇妙的违和感,还请各位自行脑补壮汉柔情的精致画面。哦,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他真的是我这些年见过的听过的酒量最逼人的盆友。曾经有无数年轻而无知的初生牛犊,公然向他发起挑衅。人确实是需要有一些鲁莽的勇气,不过滋事者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被他虐到忘记自己姓甚名谁。虽然,他酒量逼人,但他几乎不曾逼人喝酒,至少在我的记忆中没有。
P.S. 哦,对了,还要呼应一下标题
我想和你喝场酒,
然后,
我就真的醉了,吐了,又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