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堂讲座,本来因为下雨已经不想去了。但是很好奇,一位哲学系的教授如何讲社会热点?还是坚持去听听。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澳大利亚墨纳士大学哲学博士,客座研究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贺麟青年哲学奖得主,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一长串的头衔,没想到老师居然这么年轻。
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头衔,在专业领域号称“哲学界”的“猫王”。听他的课,的确妙趣横生。处处直击社会热点,也处处给予我们深层思考的哲学视角。
回家整理了老师上课的笔记,以及一些自己的思考。在2017年的年末,跟大家一起分享。
1 人工智能与社会未来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个热议话题。人工智能系AlphaGo Master与世界实时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展开围棋人机对决,最终连胜三盘。并且已经发展到自主学习,而不是单一依靠大数据采集分析。今后2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挑战人类文明的发展。更有专家危言耸听,宣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当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当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人工智能的成果。我们有没有想过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哲学思考是否能同时进步?我们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2 网红经济背后的思索
2017年,“喜茶”“鲍师傅”两大网红店被热议。许多人真的会花几小时的时间去排队。尝一尝“网红店”的味道。当然大部分人,都会说,味道极好。也一定会拍照发朋友圈。这些“网红店”味道真的有那么好吗?还是他们通过心理预设,捆绑了我们的需求?我们在网络经济中到底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
3 “吼妈”与教育悖论
在各种网络热传的虐童事件背后。还有一大部分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出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状况。而这些焦虑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焦虑的家长。有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当家庭,收入增长1元时。教育费用的增长是1.7元。从不合逻辑的投入到底意味着什么?大部分家庭把教育作为投资,那么投资回报率就成了需求。而这种需求直接导致了目前已有点畸形的竞争。让孩子不胜负荷,家长忧心重重。这难道不是问题吗?
4 “知识付费”的元年
2017年,各种“知识付费”节目,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为知识买单。而在这庞大的信息流中间,我们所选择的究竟是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我们真正能够获得的那些知识是因为本身有价值,还是因为要付费显得更有价值?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带给我们知识缺乏焦虑,通过“知识付费”就可以解决了吗?
5 《战狼2》的哲学反思
从《战狼2》的热映,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被热议,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每次都被刷屏热搜。出现的高票房也体现了流量经济的威力。神剧虽然带给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幻想。我们是否还需要理性地认清现实?神剧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品味正在日益下降?我们追逐的究竟是热点,还是真正的艺术价值?
6 “油腻男”和颜值正义
前阵子,被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名词“油腻男”引发了对颜值的思考。在这个越来越看脸的时代,我们太少去关注,眼睛看到的东西以外还有些什么?追溯中国历史上前一次对颜值重视的时代是在魏晋南北朝。而那时,颜值体现的不仅是外表,还有许多人们内在的修为。而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多少内在美被重视?
7 “明星文化”和粉丝经济
当粉丝对明星“趋之若鹜”的时候。我们究竟想看到是明星的生活,还是我们希望中明星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积极向上,我们希望他们十全十美。其实是否是我们希望自己的样子?当鹿晗宣布他有女朋友,粉丝心目中的明星幻想破灭。那些在吐槽的粉丝是否想过这些明星也是活生生的人?而在粉丝的心目中的“明星”只是他们塑造出来满足自己理想的玩偶。
8 “维密”秀背后的思考
一年一度的“维秘秀”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为了保持身材,这些超模的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然而,再多的光环也只是属于舞台。我们太多地把舞台上的人物,跟现实生活中身边人的做比较。所以对生活中的阴暗面容忍程度在降低。“维密秀”到底贩卖的是什么?为什么奚梦瑶摔倒后,半天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而且,许多是出于同一个人?当商品化的光环消失,我们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9 “双十一”狂欢节带来的思考
“双十一”业绩又创新高,“买买买”的背后真的就是我们赚钱的全部意义吗?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东西?“买买买”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焦虑?这样每年的再创新高,究竟还有多少可持续性?在最后一波流量经济的利益被收购后?我们会走向哪里?
10 “断舍离” 极简主义
这两年流行的“断舍离”,看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某种意义上,是否跟“买买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互补?我们的“断舍离”到底是为了追求时髦,还是给“买买买”腾出空间?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质量?消费到底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怎样的意义呢?
听完老师的讲课,感触很深。看似很平常的2017年,其实已经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发展的脚步,并不完全按我们预设的进程和节奏前行。以前我经常说科幻电影里出现的那些场景,迟早会在地球上真正发生。现在看来,这是必然。而且时间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总结老师讲课的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经济”似乎跟所有“热点”都有很大关联。这个时代已经有一张巨大的互联网,给予我们各种各样的“超链接”。所有行业的发展可以用“互联网+”来定义诠释。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还有没有原来的强大力量?也许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的深思。
总结这一年,自己的得失,跟这个时代有多大的关系呢?我们到底是应该紧跟潮流,还是安守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时代“边缘人”?
也许哲学老师,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答案。而是引导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独立思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连接。在“超链接”的节点上,做一个有益处的转折。
无论如何,我相信在任何时代,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有爱的人,都会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年之际,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