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文案,我会有损失吗?
一个字,会。你会有损失,而且损失巨大。
这可实在是奇了怪了,你又不是搞推销的,为什么要学习写文案?
请想象下面的场景:晚上9点半了,此时,你的心情有点失落,你想发个朋友圈,获得朋友们的安慰。你是这么写的:今天晚上,我很难过。
大概有这么几种人会出现,第一种人,狠狠的给你点了个赞,然后啥也不说;第二种人给你回复了一句:怎么了?第三种人,劝你早点睡。
总之,没人帮你解决问题,也没多少人安慰你,你反而越来越郁闷,或许还想喝闷酒。
遇到这种情况,请你千万不要感到“更加难过”,因为人性就是如此。你难不难过,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难过这种事情太抽象了,别人不知道你的难过,是不是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那种难过。
那么,问题来了。会写文案的人,要怎么解决问题?
答案是,发朋友圈必须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别担心,就算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也会有人关心你。
让我们来进行一次简单的尝试:
我们90后,实在是太苦逼了,一会秃顶了,一会得了癌,一会要出家,一会要跳楼,妈个鸡,能不能放过我们90后(注:本文作者,是89后,嘻嘻嘻)
你看,你这么一发朋友圈。马上就会有很多人给你点赞,而且,对方会主动评论,找你谈心,因为你的句子,引发了共鸣。
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
当你说的事情,是一个个体事件时,人们没有直观的感受,他们首先是不想关心,其次是不知道如何关心。
可当你说的事情,是一个群体的事件时,人们会自动带入自己的身份。比方说,80,90后,宝妈,大学生,程序员,外地人,男人,女人。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文章的标题叫《只有当妈妈的人,才能体会的9种痛苦》,那么即便一个读者没有体会到这9种痛苦,她也会很感兴趣,并且乐于传播。因为,她的目的是想告诉自己的老公,我好苦逼,你快点来心疼我。(注:标题换成“爸爸”,也是同理)
所以,咱们学会了一种特别简单的文案写作方式——扩大范围,把个体事件,说成是群体事件,引发这个人群的共鸣就可以了。
你一定学会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