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水清清,白云晃悠悠……
有阳光的午后终于带来些许温暖,河堤上游人如织,河水悠悠东流。
遇到一位奶奶,她说,出来散步看天空、看大山、看绿树,看几只小鸟飞过,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牵着一只大白狗过来,大白狗突然跑着追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主人的叫唤也没让它停下来,你说,那小孩怎么办?
我说,小男孩是停下来吗?
奶奶笑眯眯地说,我停下脚步看小男孩怎么办,他也停住脚步,把手上的面包捏出一点扔在地上,大白狗摇着尾巴吃着地上的面包……
奶奶说,我就喜欢这样聪明的孩子。
奶奶说,她和老伴原本是玉林市里的,小县城成立那年因为工作分配来到这里,没想一呆就近三十年,从城市到大山,在这大山里,没再离开。
奶奶说,我现在看的很开,没有什么好计较的,生活规律,按时休息,按时睡觉,这才是重要的。
我们在一个中医诊所里,奶奶的中医老伴忙着开药,奶奶在一边帮忙。两人在工作中没有说一句话,却配合的天衣无缝。
对于他们的故事,我知道的就这些,我只是喜欢他们现在的状态。
但年轻岁月,对外面的花花世界还是有着美好的幻想,就算被残酷的现实赏了耳光,心中对梦想对繁华的渴望支撑着年轻人在大城市里拼搏。
不想写鸡汤。只是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代价,但也会有收获。
前段新世相的文章《我们生活里需要不致命的温柔》,很喜欢,感觉和阿兰.德波顿所倡导的生活态度一脉相承,我身边有朋友如此践行,那是我欣赏的生活之道。
用阿兰.德波顿做例子有点过分,他这个来自英伦的翩翩大才子,虽然秃顶,但拥趸者众多,我想是能从他看事物的不同视角,偷点过日子的小情调。
因为看了太多人说的,想背包去旅行,想归隐山林,想去洱海边上开家咖啡馆……感觉只有逃离,才能好好过日子。
冯唐这个有争议的作家,曾深刻描述开咖啡馆的难度系数,这也适用于做别的事情,虽然方法不同,但理是一样的。
很多人心中有片世外桃源,他们往往其放大优点,忽略缺点,都说归隐山林,但是山里很冷,山里蚊子多,山里没有霓虹灯,山里没有宽敞的马路,山里没有星巴克……
对,有的山里还很穷,我有朋友曾和我说,以后去旅行,不再去贫穷的地方,看见贫穷难过。有位杭州的姐姐,她看过我们广西大山里的村落照片,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你们怎么还那么落后。
我想说,这里还有更落后的地方,只是他们在清新的空气里,依山傍水,过着最贫瘠的生活。电视说的繁华都市,于他们如同幻影,他们有的人一辈子也到不了城市。
另外,山里,或者是说农村,虽然现在有专门的乡村清洁部门,但很多乡村的卫生状况依旧没有改善。农村的脏乱差带的危害我们有目共睹,但改善的脚步过于缓慢,也没有人时刻坚守。
所有地方都在建设,都在发展,可是发展着发展着,变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每个城市长得一样,城市没有了原来的风土人情,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再造一个过去的风土人情……
我去过有意思的小镇有意思的山林太少,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不知道在洱海边在终南山的那些人,日子过的是否有他们写的那么诗意盎然,不知道他们到那里是否真的洗涤了灵魂,从此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不过,世间多几个陶渊明多几个王维,也是好的。祝福他们。
我忘记问刚刚那对老夫妻,他们到这山里,是怎么慢慢适应的,毕竟,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村庄……
近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县城的街道比以前宽敞,路灯也比以前明亮了,高楼也比以前多了,晚上看着河边的夜景,是有点城市的感觉了呢。
只是,它依旧是中国版图上,遥远的西南大山里的一个小县城,小到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这里也会有大城市里人过来赏景,但最后,很多人都离开了。
Ps 突然想到泰国清迈的那个小伙子,回家种地后来还抱美人归,还上TED,但他是不能复制的啊……
还是需要一定的境界,才能过上安贫乐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