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我一直没想明白,蝉小队内部也没人能说清楚。
蝉游记2012年发布Web端,2013年发布移动端。发布之初,叫好和吐槽声一半一半。我现在还记得知乎上对蝉游记的讨论,排名靠前的几贴痛加鞭笞,有人撰写长文论述“这不是游记,也不配称为游记”并高票置顶。
我扁了扁嘴。
还记得2013年,不断有人在评论里反馈蝉游记做得不好,不如面包旅行简单易上手,也不如在路上人气高。我扁了扁嘴,他们说得没错嘛,蝉游记按我的喜好被设计为“游记创作工具”,而不是“旅行记录工具”,确实有上手成本。
然后,在产品架构并没有做大调整,只是新增模块,优化细节的前提下,吐槽声渐渐消失了。
消失了。
消失了。
消失了。
重点是,我并不觉得自己解决了那些被吐槽的问题……
时间跑到了2015年,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我面前夸蝉游记的人越来越多,但其实2014年底我就放弃了它(长游记重攻略),不再作大的升级迭代,激活数也只是缓慢上升。这时我的注意力已经从蝉游记身上移开,夸奖声只会让我吃惊,觉得自己得到了意外之财一般的声名。
所以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在数据增长最快的2014年,产品不瘟不火,口碑不咸不淡。2015年数据增长放缓,研发迭代中止,产品依然不瘟不火,但听到的夸奖声反而明显增加。
我们内部也没一个人能解释这件事情。
毕竟产品的体量并不大,小几百万激活,并不存在从量变到质变这么一种可能。
后来做氢气球,开局一模一样,知乎上对氢气球的讨论帖又是高票置顶鞭笞。可以想象的是,我又扁了扁嘴,依旧置身事外,不解释不回应。
难道氢气球也会在3年后忽然间好评如潮?
不不不,我不会再死撑3年了。我得寻找去往风口之路。
无论如何,蝉游记“忽然间好评+++”,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