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出生年月不详,大概与刘长卿(709-789)属于同时期的人物,算来都属于盛唐时期。历史似乎总有一这么个奇怪的现象,大学问家似乎约定好了,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总是在历史某一时期同时出现。盛唐时期更是人才辈出,李杜名贯古今,“诗佛”王摩诘无欲无求,在终南山“坐看云起”;孟浩然因王维的离去而伤心不已,只能“朝朝空自归”;王昌龄渴望戍守边疆勇战沙场,畅想“不教胡马度阴山”。仅留存50首诗的张继和他们相比实在是有点不入流了,但他却靠着一首《枫桥夜泊》被后世称道。
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势如破竹很快攻陷长安城,晚年的唐玄宗利令智昏,无力招架,仓皇携眷奔蜀。文人雅士也纷纷离开长安避乱,一部分追随了皇上脚步,杜甫便是其中之一;一部分则逃到了当时时局还算稳定的江南一带。这其中就包括张继。
一个深秋的夜晚,天气已冷,严霜已降,静默的月光撒落在诗人身上,市井小贩早已归家,街边万家灯火渐熄,喧闹尽散,空留那远处三两声的乌鸦的孤鸣与诗人相伴。他漫无目的来到一处渡口,乘一叶扁舟任由在江中漂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渔火,看着江边枫树树叶凋零。山河破碎危在旦夕、故乡有家不能回,羁旅他乡,自己犹如这孤舟一样四处飘零,远处寺庙的钟声在此刻也响了起来。何处是故乡,何时能归家,不觉忧从中来。趁着月色,诗人写下了千古名句: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里要说一句,网上流传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枫桥夜泊》是张继考试不中落榜而归的失意之作,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张继约在753就中了进士了,而安史之乱则发生在他中进士的后两年,何谈落榜之说呢?
但北宋的欧阳修对这首诗颇有微词。欧阳修何许人也,那可是正统出身,参加乡试、省试那可门门都是第一名,而且差一点高中状元,虽仕途坎坷但也官拜兵部尚书,苏轼、苏辙、曾巩都是他一手发掘的。他说张继的这首诗“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意思就是说诗人为了贪求优美的句子,以至于道理都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他针对的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哪个寺院有半夜敲钟的道理,实在是说不通。半夜,撞钟的和尚早就在睡梦中了吧。
这样的大文豪提出质疑自然不敢怠慢。后人查阅典籍、实地考察、访寺问僧,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原来在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真有半夜敲钟的习俗。这种半夜敲钟叫做“无常钟”或者“分夜钟”。张继所作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道理不通”。
不过从侧面来看,经过欧阳大文豪的质疑,这首诗流传更广是毫无疑问的。这首诗的所在地苏州姑苏区寒山寺现在也成了旅游景点,似乎游人都想乘舟寻觅一千多前的那团“渔火”,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道不尽的“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