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有一份工作是带初一四个班的“阅读与欣赏”课。你可别以为我沾光了,这种课就是学生的娱乐课,不中考嘛!看着一上课就松成破袜子的学生,我有些懊恼。怎么办怎么办?忽然灵光一现:孩子们不是爱听故事吗?我讲“连续剧”,再给他们来一个“请听下回分解”,哈!还愁拴不住这群猴子!可45分钟的的故事在哪里?妙趣横生的故事在哪里?孩子们最想听的是什么?我绞尽脑汁。
当时我正看易中天的《中国智慧》,我就在“兵家思考”一章中挖掘。尽力寻找有料的,有趣的“食材”。课下,车上,步行,我见缝插针复述了一次又一次,又一次次修改几个材料之间的顺序和设置的问题。
终于登上“讲坛”了,学生们一看题目《不一样的战争》就来兴趣了。
我讲: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与晋文公对战。战争这样开始,楚军派使者到晋国宣战:敝国的战士恳请与贵国的勇士做一次角斗游戏。贵君靠在车里看就行了,敝帅愿意对阵奉陪。晋文公接着拍公使回答说:敝国的寡德之君,已经接到大帅的战贴。拜托大夫告诉贵部将士,驾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国事,明早见!
对话完,有时两方还要谦让一下,然后开打,决出胜负,战斗就结束了。
我讲:春秋时期的战争很讲究遵守规则。一、不斩来使;二、不鼓不成列;三、不重伤;四、不擒二毛(即白头发的人);五、不逐北,即便是追也不能追出50步,过了50步,就放过对方。
又介绍:“五十步笑百步”出处,引用孟子跟梁惠王谈话,让学生明白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与所学的语文课文结合起来。
最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是在春秋时期人们对礼仪的崇尚,甚至影响到他们行军打仗。孩们觉得当时的人很有素质。
当他们听到: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战于筚(今郑州)。晋国军队逃跑时,有一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了。楚国军队追了上来,二话不说,教他们怎么办。教了两次,终于让晋军跑掉了。
大家哈哈大笑,觉得那时的人好可爱,中国人也不缺乏幽默嘛!
我鹦鹉学舌地分析道:之所以那时候打仗能这么谦让,是因为当时的战争性质是“争霸战”,只需角逐出霸主、征服对方,不需吞并领地、灭掉对方。而在春秋晚期战争诸侯国之间的战役越来越残暴,胜负的标志已不再是“服软、认错、写败战帖”,而是要毁其社稷、占其领地、拆起宗庙,把别人的国占为己有。战争的面纱也就摘下了……
铃声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乘机向他们推荐易中天的《中国智慧》,并建议他们把今天听懂的在日记本上写一写,相约下次再讲。离开教室的时候,我好开心!
接下来还有三个班,内容熟悉了就越讲越从容。人们常说,话说三遍淡如水。我却觉得,话讲四遍醇如酒。因为你可以继续调动自己的积累充实内容;你可以用生动的语言重新设置故事的引子;你可以学着用巧妙的语言设下悬念,牵动孩子的心;你可以投入感情去讲,不断修正语速、语气,把人物神采风貌栩栩如生地再现;你还可以和孩子们互动……
兴奋劲儿没过,我就又投入下一节课的准备中,因为两个班的课在周一,两个班的课在周五。我手忙脚乱,其实很狼狈。
我看学生对战争这个话题感兴趣,就接连讲“秦国的军队为何强大?”“戚家军为何能胜利?”“岳家军制胜的法宝”……
在这一系列铺垫之下,我讲:当年古希腊联军是一万人,波斯联军是十万人,战果呢?希腊阵亡192个人,波斯死亡4500人;斯巴达国王率领的三百勇士,他们在温泉关竟然挡住了波斯的60万大军!最后歼灭了波斯两万人;萨拉米斯海战中,雅典人又用两百艘战舰歼灭波斯人一千艘战舰……中国的战争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击溃战,二是围城战。但是像西方这种一步不退,面对面的互砍,好像真的没有。西方军队为什么越打越强,甚至越输越强?自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甚至从冷兵器时代开始,西方军队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厉害的军事力量。到底为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深地思索,有的孩子问秦军与希腊军对战如何?问得有意思!看《杀戮与文化》去。
在与孩子们互动中我越来越觉得,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我讲《激战中途岛》、《日本失败的原因》《智慧的犹太人》《道家典范——郭子仪》《细菌与病毒》《你不知道的曾国藩》《你知道“饭粮攻”吗?》《聊聊江湖相师》《康熙的智慧》《民主是个什么东西?》《现代科技与侦破》《贵族精神是什么?》《一人闯沙漠》《时尚老爸带我去旅行》……
当钓鱼岛风云变幻时,孩子们磨拳檫掌。我给他们讲《古巴危机》那天我把美苏角逐的时间在黑板上列出来,分分秒秒!核战争会不会爆发?孩子们紧张地大气都不敢出。这次危机美苏各有克制,终于化险为夷。听完这个故事,他们庆幸自己还活着,开始用心思考,冷静了许多。尼迪遇刺身亡后,他的夫人曾给赫鲁晓夫手写过一封信,其中写道:“不仅大人物有可能引发核战,小人物更有可能。大人物知道自控和克制的必要性,小人物有时候会被恐惧和傲慢驱使。”我把这句话送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自己是一个懂得自控和克制的“大人物”。
为了培养他们思辨能力。我讲《猴子为什么没有变成人?》《岳飞必死的五条理由》《谁说道家无作为?》《独特的犹太人》《范蠡和张良高明在哪里?》《谁之过?》《最黑科技》……在讲故事过程中,我有意识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他们思考;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让孩子们尝试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的思维方式,我想这如同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一样,必须学会去独立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它。
学生们不在乎我仅仅是个“二道贩子”,把我的课戏称为“讲坛”,他们兴致勃勃地听着,有的居然追着“讲坛”看起了推荐书目,有时比我都专业,反倒把我问住了,那又有什么关系?上课时,每当看到他们崇拜的眼神,我的虚荣心就膨胀了。考试之前,学生们公布:什么课都能占,就是不能占阅读课!我又小小感动一番,打定主意:下次更好!
累,很累!收集资料,反复筛选,精准复述,都不用说了。就连续一个半小时的专注演讲,就是个力气活!不几天,嗓子哑了。如何讲嗓子才能不哑?嘿。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我琢磨到了用嗓子的诀窍,反复实验。尽管每周要四次登“讲坛”,还有6节语文课,一节班会课,我的嗓子再没嘶哑过。
一周一个故事,一年里,我讲了30多个故事,烂熟于心,随口就来的那种,一笔不小的财富!我学会讲故事的配合、借物、渲染、反讲等;我学会演讲立论、举例、反驳、幽默、鼓动等。嘴巴越溜儿了!
最近看猫哥晒他的“血泪史”,当初为了练习演讲,他每天晚上亲自录制视频,反复听反复练,孤独中奋斗了一年。比起他我幸福多了,挣着钱,有四个班的观众现场互动,课后追捧,我练演讲一点儿都不费劲儿,快乐地走过一年!
被逼上“讲坛”我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