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跳old school风格街舞;玩街头滑板、bmx;尬面包甜品;看文学小说;试图了解学习精酿啤酒知识...我是一个喜欢玩的人,但是我不愿意去和别人说这个怎么玩怎么做,要么你就来找我一起玩。学习兴趣的过程就是一个就医的过程,别人需要望闻问切才能给你对症下药,你的兴趣才能才会有成长。
所以兴趣社交的产品应该让真实世界里兴趣入口无处不在。给零散的爱好者或者组织一个平台,给圈外的人一个进入的推力。
很多人觉得我喜欢看漫画,所以动漫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听歌,所以音乐是我的兴趣;我喜欢看街舞表演,每场都不错过,所以兴趣是街舞。但其实兴趣不是自发的,兴趣是在熟悉某个事物并且继续坚持下去觉得有意思才叫这是我的兴趣。兴趣的本质是求知,是努力之后解锁某些技能带来的成就感。以上都只是娱乐,隔岸观烟火,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
私以为,兴趣就是过去说现在不说的特长。为什么现在不说了,因为现在有特长的人少了,也就是说有兴趣和爱好的人少了,大部分人更愿意隔岸观烟火。《中国兴趣报告》指出95%的人认为自己有兴趣,事实是只有14%拥有真正的兴趣,有点惊奇报告显示全国97万的街舞爱好者,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现有的兴趣社交分两种。一种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嘴皮子社交,另一种是严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线下兴趣社交。目前大多数的产品都默认兴趣社交为,以兴趣为导火索,以分享图片为基础的模式。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娱乐社交产品,就算得到我们的注册,也得不到我们爱玩的心。
举两个走心的例子。
第一个:我在2015.3.29逃课从长沙去上海,去看街舞偶像世界冠军HB在上海的公演,在Mao house举行,公演是面向街舞圈子进行的宣传,但是我在豆瓣看到HB的名字,豆瓣上面看到那张海报,所以在场大部分都是dancer,也有很多不是dancer的也去欣赏街舞的魅力。我清晰的记得,在中场休息的时候dancer按捺不住激动,自组织的在拥挤的场下围出一个圈开始了solo和battle,虽然我的身体没有动,但是在心里已经跳了三天三夜。公演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分别是摇滚场和交响场,Mao house就是真实世界的兴趣入口。
第二个:我是在大二上学期接触滑板,一直到现在还会出门带块滑板。刚开始是一个人(不是我)在校门口玩,然后是几个朋友,每天都来玩,一群人环绕学校刷街游行,经常有迷妹迷弟迷哥迷姐过来说也想玩,我们把自己的滑板借给他们玩,玩过之后他们也就买了属于自己的滑板,后来学校成立了滑板社团。不过这是前戏。真正想说的是长沙的一个滑板组织,由长沙BBQ滑板店的一群滑板爱好者经营。在2015.6.21长沙世界滑板日活动认识他们。活动总共三五百滑手。
找朋友要来那次活动的照片,以后不删了
仔细看照片,里面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据说他是长沙第一个开始玩滑板的人。从最初的几个玩滑板的到现在2000人的长沙滑板QQ群微社区,不定时举行线下刷街、教学活动,真实世界的自组织兴趣入口。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学生和有正经工作的人,兼职着去做自己爱好相关的事情(HB,hilty bosch是职业dancer),国内的街舞是靠少数职业的dancer给撑着,很多大师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转行做其他的事情,职业滑手更是少。有多少朋友知道这两个兴趣入口的可以留下你们的评论,也希望大家评论留下其他的有意思的兴趣入口。
大多数街舞、滑板圈外的人都完全不了解街舞、滑板,但他们会觉得这个很有趣,很喜欢看。他们对陌生的事物怀着敬畏的心,也许觉得这群人很叼,很难与圈子的人交流。我踩着滑板滑行在街上的时候,大人们大多是尽量和我保持距离,小孩子却是跑过来跟着“哇塞哇塞哇塞!”只可惜我不会大乱(滑板花式大招之一),不然炸翻他们!
城市里的人周末的休闲,大多数是宅在家玩电脑玩手机,一部分会去逛逛逛吃吃吃。我带着一丝单纯的乡土气息,寻找各路有意思的人,发现藏在真实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兴趣入口是个有意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