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1
四阿哥弘历,原本是一个被放弃的孩子。
他独自在圆明园中长大,虽锦衣玉食奴仆成群,但爹不亲、娘不在,极少被人真正疼爱,几乎活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孤儿。
抛开物质条件不说,竟比今天的留守儿童还不如。
亲妈难产而死,那万人之上的亲爹,则视他为耻辱,不疼爱、不重视,甚至懒得一见。往园中一扔了事,仿佛根本就没有这个儿子。
没办法,谁让他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呢?
当年,九子夺嫡闹得满朝风雨,兄弟间虎视眈眈,恨不能斗个你死我活。
而皇帝(未登基前)与丑陋宫女意外生下的孩子弘历,也就被兄弟们当作行为不检的证据,大肆检举,大肆抨击。在此背景下,无辜的四阿哥就被出身连累,成为父亲抹不去的污点。
所以,当爹的一见他就来气。
总会想到从前,愤怒跟怨恨相交织,倒不如远远抛开,眼不见心不烦。
小小的弘历,却对父亲日思夜想,他一天天长大,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与日俱增。待到父亲来圆明园避暑,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前去请安问好,尽一尽孝道,同时也刷一波存在感。
毕竟是有皇位要继承的家庭啊。
父亲的器重和疼爱,可以实打实地折算为权势与地位,乃至万里江山、天下之主。
弘历年纪不大,但也模模糊糊地知道,讨父亲喜欢,才可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可当爹的铁石心肠,任由儿子在烈日下不管,他只自顾自谈着政事,宫中的宴饮聚会,也通通不允许这个儿子出席。
孩子伤心,不免要问一句:皇阿玛是不是不喜欢我?
大家便自然而然的,将他默认为一个没前途的孩子,懒得搭理,更不愿主动关心。
反正等他长大,也不过是得个虚职,浑浑噩噩捱过这一生。
2
不过,弘历是个早慧的孩子。
比起养在宫中的三阿哥,他早早就看透人心凉薄,对拜高踩低习以为常。想必也曾受尽冷眼,在尴尬的身份与处境中左右为难。
这是命运的磨砺,但也算某种程度上的馈赠。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弘历在学业上兢兢业业,言行举止亦谨慎小心,丝毫都不敢行差踏错,更不敢任性妄为。那些深沉的心机,也都尽数掩盖在谦卑的面孔之下。
他甚至,早早就开始规划人生。
最初,弘历有投靠皇后的打算,巴巴地跑到皇后居所,诚心诚意地,要向这位名义上的嫡母靠近。
他无母、她无子,正好能相互抱团,拿一些似是而非的真心,来谋求共同的利益。
所谓“母子情分”,也不是不能演。宫中半真半假,原本就不必事事分明。
可皇后瞧不起他。
出身摆在那里,她认定弘历不是绩优股,丝毫没有投资的心思,草草几句,就把这无助的孩子打发过去。
其实又何止是皇后呢?
华妃、端妃、敬妃都没孩子,但她们对他视而不见,人人都避而远之。这不招皇帝喜欢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利用价值,偶尔说起时,也只在心里悄悄一叹,不痛不痒地道一句“可怜”。
反倒是甄嬛教给他一句话:
“别人如何轻贱你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自己别轻贱了自己。”
3
四阿哥成为甄嬛的“儿子”,看似意外之喜,实则是有迹可循。
甄嬛出宫,人走茶凉。
她的名字成为一个禁忌,轻易提不得、说不得。就连在亲生女儿胧月面前,大家都三缄其口,从不透露只言片语。
但偶尔进宫的弘历,却伫立于碎玉轩前暗自落寞,好不容易见到亲爹,还敢冒着风险为甄嬛求情,把她的好念叨了一番。
后来被接进宫中读书,焉知不是这一番话触动了父亲?
毕竟,皇帝对他的嬛嬛,始终念念不忘。
弘历对甄嬛的认可与称赞,大概暗合了皇帝的心思。在那一瞬间,这个不讨喜的儿子,或许也顺眼了许多,贴心许多。
所以,当弘历需要一个养母、当甄嬛需要一个养子,皇帝就自然而然地,把两人拉拢到一起,既是成全双方,也是对宫中各方势力的平衡与制约。
弘历欣喜若狂:“只要有额娘在,我就不再是没有额娘的野孩子!”
甄嬛报以微笑:“有弘历,额娘也不是孤身一人了。”
我相信,那一刻的真情流露不掺一丝假。各取所需背后,亦不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用。
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同一类人。
机敏聪慧、心思缜密,且又能在算计和谋略中,保留着恰到好处的善意。
“投靠”甄嬛,算是弘历改变命运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庇护、得到提点,战斗力飞速提升,机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乃至登上皇位,得到梦寐以求的一切。
皇子与宠妃相互支援,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秦国公子异人,就曾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认了父亲的宠妃华阳夫人为母。然后与对方相互配合,一步步登上王位,这才有了后来的秦王嬴政。
但若要细细比较,弘历的段位,却能甩异人几条街。
他的身边,并没有吕不韦筹谋划策,单打独斗十几年,才在机缘和运气的加持下,意外获得甄嬛这个外挂。
那把烂牌捏在手里,只怕也胆战心惊,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帝王之路的艰辛程度,应该是远远超过宫斗之路的。
4
《甄嬛传》原著小说中,最终登上帝位的,是温实初和沈眉庄的儿子。
这一出偷梁换柱,直接令江山易主,读者无不拍手称快——对渣男皇帝的最狠报复,莫过于此。
但我更喜欢电视剧的改编。
倒不是因为它让架空小说落地,而是四阿哥这个角色立体饱满,他在完善故事线的同时,也呈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宫斗”。
而这种“斗争”,比女人间的刀光剑影,或许更具参考价值。
他勤奋,闻鸡起舞、手不释卷,书不背完,就坚决不喝绿豆汤,也不肯上床休息;
他体贴,知道甄嬛思念胧月,便常用“兄长”的身份,把妹妹带到“母亲”面前;
他机警,祺贵人一作妖,立刻就想到说,这是甄嬛立威的好机会;
他低调,欲望从未透露分毫,甚至口口声声说着“希望六弟继承皇位”;
他隐忍,三哥看不上的青樱,被甄嬛三言两语一指点,便默默纳为侧福晋,并不在男女情爱上过多计较;
……
这应该也是甄嬛愿意扶他上位的原因。
做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须得能力出众、心机深沉,甚至忍旁人所不能。
称孤道寡,固然是权力的象征,但也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不信你看,《如懿传》演到最后,弘历身边已无知己,倒活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多疑、劳碌、孤寂,将跟随他一生一世。
高处不胜寒啊。
旁人心中的“赢”,恰恰是甄嬛眼里的“输”。
而自己走过的路,她不愿亲生儿子再一次重复。
说到底,弘历这个儿子的功能性大过情感性,真心是有的,但远在自己的亲生儿女之外。幸运的是弘历亦求仁得仁,“合作”完美落幕。
他觉得他也赢了。
这就很好了。
最后说一句:
本文是一篇剧评,以电视剧《甄嬛传》为基础,旨在细剖情节,解读人性的隐藏面。
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历史。
要看历史的,麻烦出门左拐,《清史稿》找来读一读。抨击“非历史非真实”的话,麻烦您收起来吧,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