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国内的孩子都在过年,我这边却在紧锣密鼓地期中考试。我只能透过朋友圈的晒图,看到国内的过年氛围,我居住的城市太小,一点中国年味也没有,但是习惯了就好了。
今天来聊一聊友情吧。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唏嘘,我们高中一个班有60个人,最近组织同学会的报名的时候,只有寥寥20人。其实上,我们的高中没有很厉害的小团体分裂,大家之间也蛮和谐的,毕竟一起度过了高考的岁月。我身在国外,自然是无法到场。有些同学由于日程安排,家乡比较远等无法出席也可以理解。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就在本地,但是却不想参与。原来一个60个人的其乐融融的班级,大概是再也叫不齐了吧。我看到20那个数字的时候,突然对日本的一期一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坐在一起这样喝茶的机会,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所以喝每一杯茶时都要抱着感激的心,格外珍惜,因为下一次与你面对面喝茶的,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而你所喝到的茶,也不会再是原来那一杯。
我的成长经历也教了我友谊的一课,我的初中就是黑历史,被全班孤立的,捉弄的过往。在高中我下定决心改变,结果文理分班前分班后的同学关系都很好,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好。所以,朋友少得可怜的经验也有,朋友很多的经历也有,体验过两极分化之后,突然对朋友的数量不再那么执着了。
来到加拿大后,我和国内朋友很少微信聊天,个人来讲,我非常不喜欢长时间的微信聊天,最恨他人发的信息是“在吗?”,这个讯息可以等同为潜台词:“我现在很闲,你闲不闲,要不我们聊天消磨消磨时间?”不约,不约,我宁愿坐着发呆,也要把延绵无绝期的微信聊天掐灭在摇篮里。所以,自从上了大学,认识了新的朋友,旧的朋友也只是几个在保持着联系。
我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我曾读到过一本书,书中写到一个人能够维持的社交圈大约在150人左右,有人进来就有人出去,最后都会维持在150上下。所以,大学认识了更多人,也必然会失去一些旧朋友了。正如那首诗一样: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发现有些友情是由于地理关系,有些却是心灵关系。在同一个班就是一个地理条件,让大家自然地成为了朋友,但是却不一定能变成心灵关系。有些人相隔千里,却因为网络的搭线成了挚友,越过了地理关系,直接进入了心灵关系。那些地理关系而产生的友情其实脆弱的可怕,我有时候和大学朋友一起闹着玩的时候,突然会恍惚一下,大学毕业后我们大概都不会怎么联系了吧。
想深了之后,反而坦然了,我告诉自己:我要的是亲密关系,真正的亲密关系,而不是酒肉朋友。我不再热衷于认识新人,扩大社交圈,我回过身来细细挑拣我的社交圈,哪些人不是真正朋友的,就让他们慢慢地退出我的生活,哪些人我很想继续保持联系的,就自己拨号过去SAY HI!这样做了之后,我反而觉得担子一清。为什么呢?因为亲密关系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是形而上的交往,所以平时的维护成本不是很高,因为彼此已经认定了对方就是我的挚友,定不定期联系不重要,只要知道他过得不错,还在努力着就可以了。
现在这样的朋友我大约有5个吧,这些朋友也不一定能永远伴我走下去,成长总是有快有慢,有些人会落下,有些人会领先,但最后终点总是剩自己。是不是有点悲壮的意味呢?一点也不啊,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朋友,都藏在了你的记忆深处,当你老了的时候,慢慢地翻找回味,这样也很浪漫呢。
愿我也能成为他人记忆中的一抹色彩。
在读的书:
the leadership pipelineRam Charan Stephen Drotter James Noel(第二遍)
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 Tom Kelley Jonathan Littman
The Charisma Myth Fox Cabane
コンビニだけが、なぜ強い?吉岡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