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社会环境中有三类人:傻瓜、斤斤计较者、骗子。
傻瓜:总是愿意为他人服务,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对方怎么对待自己。
斤斤计较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如何对待他人,对于从未打过交道的陌生人,第一次默认对方是友善的。
骗子:总是想要从他人处索取,却从不愿意付出。
请问,最终存活下来的是那类人?
……
……
……
答案是,斤斤计较者,如何推演,自己脑补吧。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了以下五点:
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
基因如何预测未来是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办法是预先赋予生存机器以一种学习能力。
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大脑不仅负责管理生存机器的日常事务,它也获得了预测未来并作出相应安排的能力。它甚至有能力拒不服从基因的命令。
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不论你一生获得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绝不会有点滴经由遗传途径传给你的子女。新的一代都是从零开始。
丨自私基因的客观存在性
按照道金斯的逻辑,基因是自私的→人是生存机器→如何解释社会中的利他行为和亲情爱情关系呢?
其实,这些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利他主义的捐赠也许是一种炫富信号:看我比你优越好多,我都能负担起给你的捐赠。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雷锋为什么要将自己做过的好事全部记录下来。
为什么父母如此操心儿女的婚姻大事?为什么那些子女未成家的父母们时常会念叨,“我的任务还未完成呢!”因为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与最初动力都是复制因子,它们会先天地不遗余力地复制基因。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丨生存机器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科幻大片都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忧虑,都担心未来人类会被机器毁灭,这样的担忧是合理的。为什么AlphaGo会战胜李世石,不是因为程序员将所有的下棋情境罗列出来,而是程序员赋予其学习能力,机器会自行学习,实现优化迭代,且不知疲倦。
试想一下,机器在持续优化迭代中,会不会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人类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从而获得主观能动性?完全可能。
丨从《自私的基因》中得到的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
我觉得,差距之源在于我们抗拒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的力量大小。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越积极,越能摆脱自私基因的束缚,越能自由发展。
同事抱怨儿子跟她叫板,“凭什么你自己不看书,却让我不停看书啊?”——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但是如果你知道一个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和发迹的,那你就能够对他的性格作出某些推断了,环境是具有熏陶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