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栋大房里,并不是形同陌路,他们也交谈,也同桌吃喝,年节也一起走亲串友。
这种相处的感觉像一对并不要好、也无须交恶的同事,在婚姻这份“工”里谋个闲差。
燕郊在河北,北京往东,往东,再往东就到了。
燕郊挺近,近到快递小哥友情提示,“你就写北京东燕郊开发区,不要写河北,因为如果写河北东西会先到北京然后到石家庄然后到廊坊然后到三河然后到燕郊……”
每天这里有30万人,从这里奔流到另外一个城市,晚上再流淌回来,如果开了上帝视角,能在早7点蹲在云头上看到这一幕,一定觉得这壮观无比。
这是一个自成道理的城,看车,京牌车比冀牌车多,装电话北京区号和河北区号任选。这里住着大批没法在北京买房的人,钱不够,或者社保没满五年资格不够,但居民多少会带来周边大城的消费习惯,所以星巴克屈臣氏不缺必胜客沃尔玛也有,带的周边房价一片繁荣,走进小区以为在北京CBD,稍微走远一点发现,马路被面目可疑的麻辣烫、冰糖葫芦、烤冷面摊子堵的梗阻,还是个村。
这样错乱的地方,少不了错乱的世相。
比如楼下大叔。
他说跟老婆九年没做过了。他说的时候既不沉痛,也无落寞之色,好像只是在说“我九年没喝可乐”一样。他俩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栋大房里,并不是形同陌路,他们也交谈,也同桌吃喝,年节也一起走亲串友。这种相处的感觉像—对并不要好,也无须交恶的同事,在婚姻这份“工”里谋个闲差。“我每个月2000 元家用不少她的啊,她还有什么话讲!”他摇头晃脑地算,“离掉干嘛,现在她不管我,我不管她,蛮好的。离掉房子值200万,离掉就是给她拿去100万!银行里放放利息也不止2000 元!”
这份脑筋让人毛骨悚然。他觉得自己是个精明人,每月舍了2000 元,防了分家产。更错乱的是,这是个没有输家的双赢局面。妇人的心声是,就算拿走100万,难道重新买房子?要地段没地段,要面积没面积,没了月入,自己还要上班,何苦来?
所以两位似乎都还蛮满意这个婚姻,它一定不是幸福,可似乎又毫不痛苦。他们的选择仿佛不无道理,却让人觉得有哪里一定不对劲。
经济学家应该会摇头晃脑给出一个无比深奥的解释,比如“暂时性利益趋同的假和平局面”,房价就是这么高,令自立门户困难重重;孩子也大到恰到好处,正是急于开拓自己的世界与父母最疏离的年纪;女的懒得工作却也不贪心,男的正好养得起还不至于肉痛。就这样,在房价、孩子、外遇深入度、个人职场表现、娘家支持率和再婚恋市场、周围人群行为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他们找到了平衡点,这个点就叫“不离婚蛮好”。
当然,这个平衡是动态的。
2007 年房价走低,女人心焦气躁,闹了一回离婚。
2008 年男的有了个死缠的恋人,又是一回。
2009 年女人开始工作,举手投足虎虎生风,又说要离。
我估计最后崩盘大概会应在孩子身上,比如孩子要征用老人的房子当婚房什么的。新的矛盾轰然产生,旧格局终于瓦解。
没有爱情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动动婚姻,何况房子这么大的事。这是道理,所以当哥们愤愤不平,吐槽自己媳妇:她根本不讲道理。我都安慰哥们说,挺好,说明她打算跟你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