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残血化入尘土、尸骨埋入大地,一切生命的律动瞬间凝滞;眼前是凄惨炼狱,背后是死神狞视。
作为人性最本善的不忍与悲悯,却沦为【无知冷漠者的嘲笑】,受难者地冤呼,竟成了历史书中那冰冷绝情的数字,这可悲可叹之情形,令人扼腕、默然而无奈。
篇首语
这是一篇很多年前就想写写的内容,只是写历史,不能太轻易,一言有失都是过错。
【长平之战】是先秦时期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战国争霸的分水岭之始。对于历史,我并不如许多专业者那样深刻;但贯穿中华古代史籍,春秋战国史尤为偏重。
最近才看过《喋血长平》,加之央视黄金档《大秦帝国》也恰恰好上演到了公元前260~258年之间的两次秦赵交锋: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
于是,想以不同于常规的个人之见,予君作茶余饭后之谈资,切莫以纠结专业成见评价。
启
常人读史、研史籍,多处于当下时空背景而论古今;或是冷眼评判之,或是隔岸观火状,极少可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以历史事件当时之情形、名状,来体味【人性】与【世事】。故,今日写《长平之战》,也是想借此,聊聊读史的个人感受与方式,不足优劣,任君评说!
“
写在正文前的思索:
当考古家们挖掘尸骨,
只为证明其死因中,【坑与斩】的数量时;
当军事家们研究战图,
只为证明其厮杀里,君与将的得失时。
谁曾为那,60余万秦赵之魂魄,赏赐过发油内心的【一丝怜悯与悲伤】?!
如此读史,也真实无益于人生,遗患千古。
1
历史没有【如果】二字
不论你在网上,或在学术论著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关于历史事件的设想,以及“如果当初”的扼腕叹息。
诚然,读历史,会让人不知不觉就身临其中,个人之喜好偏见、意志用情,都会厚此薄彼的展现出来。
于是一个故事,一百人便有了一百人的模样。孰对孰错,并不重要,对错都是争辩罢了。
但如果,我们跳出【如果】二字,便能更为理性的解读历史之境;倘若在此之际,还能投入身心、细细体察他人未及之细节,则【借史观今】就变成了【借史观心】,能够看到许多人性与自己可实用的部分。
所以读史,不谈如果!
2
读史要忘记当下时空
长平之战之所以拿来写,不是因为这是古代战争中规模最大之一、死伤最为惨烈之一等等司空常见的教科书条例。而是,人性最为复杂交织、骨血与灵魂最为炼狱又最为悲烈的时刻:公元前260年夏历9月初,三伏过、初秋至,当赵国20余万将士,在断粮断食长达恐怖的46天之后,无奈降秦;彼时已有25万赵人及20余万秦人的尸骨,遍布山野。
让我们将自己,化身为当时或秦、或赵的兵卒将领,目睹一下那个时刻:
彼时,丹水河畔、泫氏谷底,血流成河、哀嚎遍野,无头、无手足、断身残臂的尸体就在周围,几十万具人、马的尸体已经渐渐开始发臭,令人作呕;天空上,遮天蔽日的不是乌云,而是秃鹫与乌鸦,扑扇而下、争抢人肉马血,时有伤重者死去的同时,就被秃鹫叼去了双眼,乌鸦哄抢着尸肉,那叫声如死灵的丧钟。
而此时,身在秦营的你,放眼望去全是尸山,兵营内外,到处伤残,每人每日,只能吃到一碗粟米、一块干饼;身心俱疲,人已无力再站,却仍要时时忍受山下河谷内赵人如孤魂野鬼般的嘶裂惨叫,尤其到了午夜,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身在赵营的我,已是气若游丝,人脸如鬼;无数次突围,死亡时时逼近却未将我带走,实在生不如死。到此时,每日看到的,都是如行尸走肉一般的兵士,游荡在山谷内,偷偷在夜里盗鼠、杀蚁、剥树皮、啃人骨、煮人肉。整整40多天了,在这人间地狱里!
这才是,真实的战争场景。而不是,人言口中冷漠的物件与数字。
3
人性,别忘了人性。
但凡是你想找到的内容,想必如今【度娘谷哥】,都能满足的吧?倘若历史,如长平之战这样惨绝人寰的场景,都只是屏幕前一串数字、一行文字和一些图片而已,请问这样的历史知识,对你我有啥用?显示自己胜人一筹的学问、多些被夸奖赞叹的脸面?
读史不只为鉴今(这是最基本的诉求),而是永不能忘记【人性】二字。只有在历史事件的重叠反复里,将自己置身其中,或哪怕只是用心想象一番,体会一下,都可唤起我们对人性的慨叹,进而理解【尊重生命】与【周旋世事】的深意。
不得不提的几个细节:
其一,秦昭襄王既是君子、也是小人,其人性的暴烈阴毒,在邯郸之战前后(白起被赐死)尤为凸显。这是人欲大过一切的历史佐证,并非后世之人猜测或理所应当将其过错加之某人(秦相范睢)。不在其位,何知其凶险?别绕过人性来读历史,会堵死悟性。
其二,范睢的确真小人、但内存君子之德的挣扎;长平之战后期,范睢进言秦昭襄王斩杀赵20余万降卒,站在相位、说着君王心里所想而未说的话,仅此而已。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工具,人命如草菅,范睢是受过人世冷暖、奇耻大辱的;身居高位时,也不可能不看重一言兴、一言亦可毁身的细节。这其中,谁能说,不是人性的善恶、明暗、贪欲们在作祟呢?至少范睢敢举荐曾经救他性命于屎尿池的郑安平,以报其恩。以范睢之精明,他岂不知郑安平几斤几两?人性之复杂,岂是几句草率定论?
其三,白起并非生而好杀,廉颇也并非知进退有度。【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武将带兵,从不以生杀之数来定其功,却会以活人之心而秉其德。长平一战,本就是因为君王者的欲望而升级的对决,进而强加于其兵民。可从两个细节,来细看这场战争:
1、白起请命秦王招降兵卒择选编入秦军未果,执行王命前痛苦独坐一夜抉择之情,以及下令杀降放在午夜子时,令赵人只记得白起的杀亲之仇。反之,于秦人而言,这是否又是代25万秦军背负恶魔之名的大义?固然可说杀伐之惨,但后世之人,真的无权评价古时之事,只因你我永无法身在其中去感知艰难凶险。
2、廉颇据守近三年有余,不知变通也是事实:长平之战初期,王龁率部不过5万余人,而赵军近20万人,虽初战不利、为防止太行道秦军奇兵,后退筑起百里石长城,进而阻隔了秦军。同步,也阻断了赵军奇袭、转守为攻的最佳时机,前后不过半年,秦军不断增兵运粮,直至对峙人数相当,僵持之局成型!
然而,廉颇终归是耿直之人,年老也确实有畏首畏尾担责之嫌啊!赵国当时不比秦,秦是农桑为重,赵则工商为主;一国之将,只论兵法而不念国力,疲惫敌军的同时,更大的消耗其实是自己。对峙第三年,如非国力实在无法支撑,赵惠文王也不会轻易动摇换赵括替廉颇。因与果,骨肉相连,且不评说对错,吃不上饭的时候,人是真会因抓狂做出一些疯狂之举的(赵军横渡丹水实则是为秦军诱敌的空粮仓),从而身陷重围。
你说对错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那么吃饭重要,还是胜利重要?
人欲之大,其大之始无非吃饱穿暖;没了这个,命都不保,还求什么!千万别用后世之标准衡量古时之情形。
4
血流漂杵的背后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庞杂如海。
血流漂杵,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描述【牧野之战】其惨烈的。
任何战争都是血肉横飞的人间炼狱;今日聊起长平之战,只是想起那场景,心中慨叹悲凉;借此一恤。
【燕赵自古多侠士】
古今中外多少惨绝人寰的战争史里,有哪一个是这般的吗?赵国军队,能够在断粮近半年之后,重装出击;又在被困46日中,仍未失人伦的坚守,在饿死战死不计其数时,迫不得已才宰杀战马充饥;此后数日,一切可食之物、不可食之草、植被之皮都被吃干净了,才有少数人夜里偷偷啃食尸体、或杀死重伤者分食之。
断粮46日!仍然还在不断突围战斗,并未丧失人性底线互相残杀。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此种血性、义志,根深入髓,直到如今。
长平之战,我看到的不是冷冰冰计算死亡的数字,更不是冷漠的政客嘴脸,而是那其中人性挣扎、坚守底线与杀伐难止的一切。
它绝不是用某句话、某个词汇就能表达的情志或心情;人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或许,当先从自身的心智历练起!莫作一个无知而又要信口雌黄、冷酷而又要口蜜腹剑的【蛮人】,至少配的上这黑发黄皮肤的千古名德!未尽之言,也只好任由它去了。
他人妄论吾不语,吾一言中照古今
别再拿无知当作料来爆,你可以不慎言,但至少不能无良德。若能从历史之境里,照出古今、照见自己的那颗所谓【人心】,这才是此文最真切见底的喻义及初衷!
~~风雨道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