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在大会开幕讲话中,反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再次被强调。
作家是文学文本的创造者,读者是文学传播的受益者。很难想象,在两者都陷于浮躁与空洞时,我们的文学会走向何方?而一个缺少伟大作品又疏远经典阅读的社会与民族,又如何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自立与自强。因此,作为当代文学发展的互动双方,作者在社会整体娱乐化的倾向下,要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守文学阵地的纯洁性,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多创作有灵魂温度和思想力度的作品;读者则一定要从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徜徉于真正纯净的文学天空,从精神的层面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反三俗”往小了说是为了净化社会空气提升人民素养,往大了说则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各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中,可能存在感最低也最受后世诟病的大概就是西晋了。
西晋不仅得国不正,其完成大统一后社会风气迅速崩塌,奢靡之风,庸俗之气非常流行,现在流传的西晋故事不是浮夸就是荒诞,不是纸醉就是金迷。所以,“靡靡之风”让西晋从大一统迅速崩塌,留下了千古骂名。
反观另外两个历史悠久的大一统王朝汉和唐,他们不仅开疆拓土驱逐外侮,更是建立了璀璨的文明,不仅威名远播流传后世,连我们民族的称呼和海外华人的聚居区域都是用他们的名字命名。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让国家强大民族昌盛,这其中不破不立,要破的地方就包括“庸俗,低俗,媚俗”的不良文艺风气,让积极、健康的文艺占据文化的主流。所以,“反三俗”在一个有理想、有前途、有抱负的国家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目前迫在眉睫的,是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打造系列化的艺术精品,并在文学阅读上倡导经典阅读,在文艺观赏上倡导高雅欣赏,以此来传播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来体现我们时代的文艺标高。白居易在《与元九书》 中就曾提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包括创作与阅读在内的文艺生活,应该蕴含一个时代的风向,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应当引领人们在真善美的大海中徜徉,感受心灵的熏陶和灵魂的洗礼,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因而,文艺家要做人民伟大实践的记录者、时代进步趋向的书写者,而广大读者也要做作品优劣的品鉴者、优秀作品的接受者、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要把“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看作长期的任务,当作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