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常会有朋友夸我性情温柔,是个好脾气的先生,然而我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相反,以前的我是个典型的急脾气。
如果我在楼上看书,弟弟妹妹在楼下捣乱,实在受不了,我就会直接抄起棍子去把他们赶跑。聊天的时候,我通常也是直来直往的表达自己,从言语中你能轻易的感受到我的喜怒。有一阵还特别喜欢讲粗话,结果惹了个“出口成脏”的名号。
我把这些当作是随性和磊落的表现,说好听点,是敢爱敢恨。然而,这些其实都是自我情绪控制不当的产物,它更多影响的还是自我本身。
因为每次脾气上来的时候,我都会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温度在上升,体内就像有一团气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好像随时要爆炸一样,这种感觉实在让人不舒服。
而情绪不稳还有一个终极伤害就是,我们总是因为它而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决定。所以,才会有人说,永远不要在你情绪上来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这样的时刻说分手。
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位表姐因为要照顾住院的哥哥,带着她的外甥寄住在我家。但是那个小外甥大概是被宠溺惯了,时常在饭桌上对饭菜挑三拣四,我妈就得在一旁帮着哄。
那时候的我恰好处于青春叛逆期,最看不惯这种场面,有一天实在憋不住就说了句:爱吃不吃,不吃拉倒,又不是我们家欠了他。当时,那个表姐就委屈的哭了起来。这个画面,我现在时常都会想起来,每次想起都觉得非常内疚。
说到底,为什么我们会控制不住想要发脾气,和他人吵架呢。可能是对方说了你的坏话,可能是他因为什么误解了你,也可能是彼此观念不和而进行争辩,又或者,只是因为他不听你的话,亦或是单纯的因为你自己心情不好。
但往往事后回头重看这些事情,我们都会觉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生气的,只是当时情绪一上来,没能把持住,话就已经出口,收不回来了。
为了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我开始正视自己横冲直撞的脾性,并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自己。
最直接的变化是在言语上。尽量不说脏字,即使话到嘴边也咬牙忍住,然后开始在句尾加一些如“哦、呢、哈”这样会让对方感到轻松的语气词。这么做最重要的是,它能起到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哪怕当下我是生气的,但用了这些语气词之后,我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生气了,情绪的部分也随之化解了一大半。
第二步,就是隔绝那些说话大声、做事急躁和脾气不好的人。这些人就像是导火索和助燃剂,随时有可能让我体内的暴躁因子焕发生机。我也开始不爱大声说话,因为这需要调动更多的肾上腺素,身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而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就连听音乐,我也不像以前总是把声音调到最大,而是选择一些调子舒缓的类别,或者听没有人声的纯音乐。
我还做一些让自己可以慢下来的事情。比如,我在大学的时候选修过太极拳;以前写文字都是用电脑,一分钟码几十个字,现在又开始回归到最初手写的方式;也开始临摹字帖,因为练字的时候你不能追求快,稍微写快一点,字形就会错乱。
此外,为了避免与他人争辩,我让自己不要太过在意外界的观点。如果他说的话不对,忘了就是;如果他说的是对的,那我应该感谢他,而不是因为他说出的真相令我感到羞愧,就去和他争吵。
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这个版本是他们通过零碎的信息拼凑而成,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要做的就是,活好自己人生的这个版本。所以有时候争辩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徒劳无功。
还有一点就是,时刻保持谦卑之心不能忘。在练字的时候,我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做人就像是练字,写到最后一笔的时候要记得收。
确实是这样。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永远还有很多,特别是在我看了很多的书和电影,自己又在路上旅行了一段时间,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听过各种各样的故事之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因为你了解到的世界变得更大,你的自我就会变得更渺小。而当你有此觉察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影响你的情绪了。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人生一点激情都没有,活着有什么意思呢。但在我看来,说服对方靠的不是嗓门大取胜,如若有理有据,即使是轻声细语都会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话不经脑,出口伤人,只求自己舒坦,这也绝不是真性情和做自己,耿直不一定要用尖锐的言语来衬托。
我不否认,确实在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真的非常让人讨厌,但我已经不再选择去对他们生气,或者进行口舌之争,因为不值得。有这个力气,我还不如去搬砖赚点零用钱,何苦为了这些人浪费自己好不容易从三餐中吸收到的能量。对待这种人,明智的做法就是,能离多远离多远,直到看不见他们为止。
然而,除了这些奇葩之外,我们也要承认,有时候之所以发脾气,是太过于把自己放在了一切事物的中心,觉得所有东西都要顺从我们,稍有不合意愿,我们的情绪和言语就会变了样。而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迁怒于他人,究其深处,还是我们缺乏耐心和同理之心。那我们则应该反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否则很容易就会犯下像我当时一样的错误。
现在的我,时常会在话要出口前,或者脾气要爆发的时候,先停顿三秒,用这三秒去调整情绪,让自己更加平静的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这一点在和家人的相处上特别明显。以前面对他们的唠叨总是会不耐烦的顶撞,时常说出让他们伤心的话。现在即使偶尔还是会不耐烦,但都会选择先闭嘴停一下,然后站在他们的立场,用理解的态度去回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