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物事(5)乡居

常常做梦,梦见最多的住所,居然是四五十年前儿时在农村的乡居。那是最为简陋的土坯房,却承载着我年少时懵懂的最温情最绚烂的梦。

梦勾起了记忆。被勾起的记忆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时而被泛滥的潮水湮灭,时而又被疏浚的清流浮起。记忆的堆积,让我满头的黑发渐次斑白,缘起缘灭,残存的记忆又化为了新的铭记,成为滔滔记忆之河中的一滴水珠。

关于乡居的记忆,是从下放开始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全家下放。从随县城关镇下放到随县三里岗尚店火石冲。当时的术语叫“上山下乡”。

准确时间是1970年7月14日。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故而我记得尤为清楚。那时,我五岁,已经记事了。这里再啰嗦一句,以免外地的读者不明白,当时的随县,如今已经是地级随州市了,隶属湖北省。

一辆“解放”牌货车拉着全家人和全部家当。全家人是父亲、母亲、我和妹妹,应该算上母亲肚子里怀着的大弟(三个月后,大弟出生);全部家当散乱地堆放在车厢里,一张大床、一个中柜、一个矮桌和几把椅子,母亲的“无敌”牌缝纫机是最值钱的大物件,再有就是零乱的家什衣物和锅碗瓢盆之类,父亲的几捆书扔在车厢一角,小提琴和二胡躺在最上面,在乱七八糟的杂物里显得极不协调。车厢里还有一盆花,准确地说,是栀子树,小灌木那种。

母亲抱着妹妹坐在驾驶室里;差几个月就30岁的父亲坐在车厢一隅,一路沉默;我站在车厢前沿,迎风歌唱。长到5岁,这是我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我第一次看见了山,绵延不绝的山,山上长满了树,我看见了我从没见过的田野,但不认识田野里长的是什么,我还看见了极多的我平生第一次见过的物事.....我兴奋、我高兴,所以我唱,迎着呼呼的风声,我唱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一直唱到声嘶力竭。

“解放”的终点是一个叫火石冲的地方。当年的全称叫随县三里岗尚店公社红岩大队一生产队。至今我还没弄清楚,有过一段时间,隶属于三里岗的尚店,两个行政区划都叫公社,一个是大公社,一个是小公社。反正那个年代,弄不清楚的事情太多。

我全家下放的火石冲,现在的行政区划是随县三里岗镇尚店村,只是不知道属几组了。自然村的村名应该还是叫火石冲,我的家就在火石冲天子岗下的桑树湾。

落户的房子是生产队的一个闲置杂房,两间九檩的土房子,进深六七米。这么说吧,两间房,总建筑面积大概40平方米左右。

两间房子在农村是不够住的。随后的一个多月,生产队派了几个劳力,又在两间房的旁边盖了两间同样大小的九檩土坯房。这样总共就是一排四间房:一间堂屋、一间卧室、新砌的两间是厨房和杂屋,杂屋里靠墙是火塘。三里岗的大山深处,没有火塘是不能涯过漫长寒冷的冬天的。

这就是我时常梦魂萦绕的乡居。在房子的东头,父亲随后开垦了一片菜园;菜园边上靠房的地方挖了个深坑,置入一个大瓮,缸沿搭上两块木板,扎一圈篱笆就是茅厕;靠房还搭了一个猪圈;家门口有个小院,院子边有颗古老的乌桕,一人盈抱粗细,我们当地叫它木梓树;木梓树下,是一口水井。

记忆里,刚届而立之年的父亲总在尽力打造这个新家,希望努力把它弄得温馨一些,或者说象样一些。他在门前的木梓树旁栽了一颗李树,房子东头嫁接了一棵桃树,菜园的边上种了一棵杏树,他还在门前移植了几丛青竹,种了几株菊花,那盆从城里带到乡下的栀子花,他也移栽到了院子里。来年,当栀子花馥郁的香气引来了一众乡亲,父亲就剪下枝条压在院子边上的小水塘里,发芽后送给他们栽种。

从城里到农村,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

多少年后,当我读到苏东坡的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和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知道了父亲的内心,那种隐忍到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倔强。

但倔强终归得屈从于现实。

父亲开始随着乡亲们一起出工做农活,母亲则在家里做缝纫机。十里八村,方圆几公里,就我家有台缝纫机。十冬腊月,乡亲们会把买来的布或家织的土布拿过来做过年的新衣。记得那时候,做一件上衣8角,缝一条裤子5角,最忙时,父亲裁布,母亲缝纫,我则一边用手缝扣子,一边用脚摇着摇篮里的弟弟,一直做工到深夜。

后来,父亲到红岩大队的小学教书去了;随后,又调去尚店的初中教书;再后来,又调到三里岗的高中教书。母亲依旧在家做缝纫,我则到尚店街上读书。

院子里的栀子花一年年盛开,房东头的桃树也开始结出又大又白的桃子,门口的李子树也开始挂果,菜园边的那个杏树,最后也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子,一摇树,圆滚滚地就掉下一地来。

日子就这样如流水般的过去。

大概是年纪大了容易怀旧吧,总在梦里梦见火石冲的那个土坯房,那个儿时最温情的乡居。有时大白天,那个房子的影子还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时日愈久,怀念如殷。

乡居是背靠在山坡上的,面北向南,屋后是片栎树林,屋下拐向西不远是条小溪,屋西头靠近公路,公路往南15公里通向三里岗,公路向北2公里就是尚店。尚店街上,有红军小学和尚店初中,那都是我的母校。

读书只在上午,下午放学就得帮家里做事了。上山砍柴、打猪草、放羊、帮父母拾缀菜园,都是我的任务。母亲没有衣服缝纫的时候,就做农活,我就得带弟弟妹妹了。记得八九岁的时候,院子边下雨被冲了一个壑口,我挖土填方,一锄头挖在蹲在地上的大弟后脑勺上,给他留了一个永久的伤疤,终是人小没力气,不然真不知弄出什么大事来。

夏天,烈日炎炎,门口不远处的小溪是我的最爱,常常偷偷地和小伙伴们溜到水潭里洗澡摸鱼。一次,父亲从学校回家里,没见到我,便寻到小河把我揪回家中,在院子里象孙悟空那样划了一个圈,罚我站在圈子里暴晒。长大后母亲常戏谑我,说我的一身黑皮,就是那个时候晒出来的。

寒冷的冬天,下雨下雪了,就是农闲的时候。如果没有缝衣服的活,一家人便坐在火塘边烤火,从山上挖回来的枯树蔸子,似燃未燃,烟熏火燎。我在火塘里一边扒拉着烧红薯,一边听母亲讲故事。最爱听的是《聊斋》《太平广记》里的鬼怪狐狸,至于《西游记》,嫌母亲讲的不细致,早就偷偷地抱着父亲带到农村的大本头,一知半解地啃起来了。夜里做梦,就梦见自己像神仙那样飞了起来。

秋夜,夜凉如水。吃过饭,做完家务,父亲偶尔会搬把椅子,坐在院子的木梓树下拉二胡,我和弟妹则坐在跟前,静静地听。如泣如诉的《江湖水》,凄清的孤寂在夜空久久回荡。记得刚下放那会,年底大队搞文艺调演,父亲小提琴的独奏《绣金匾》,成了压轴节目,开年后他便被调到大队教书去了。大队干部们不知道的是,父亲下放前,曾在随县文工团工作过很长时间。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这是山村最美的时候,乡居的房前屋后,一片葱茏。其实在农村,大家是不会在意有没有这些山花的,春天到了,熬了一冬,人们终于有了盼头,各种可以吃的野菜家菜野果家果就可以填饱肚子了。闲着的时候,父亲便画画,他画花,画鸟,他把春天的蝴蝶用油漆画到家里的大方桌上,我们兄弟便在桌上用薄纸临摹。乡亲们看了,觉得好,遇有新人结婚做家俱,就请父亲去画画做油漆。这事传开了,三里岗下属的各个供销社就轮流请他去画店里的广告,到七十年代末回城的时候,这些供销社的广告几乎全是他画的。

春天的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这对于我家的土坯房又是一个考验。屋顶的布瓦常常漏雨,漏小点的用个竹竿顶一下就不漏了,漏大了得爬梯子上屋捡漏,只要我在家,人小身子轻就该我来上梯子;土坯墙里外都没有刷白,墙上到处都处都是孔洞,漏风还担心跑黄鼠狼;而最担心的,是屋后的土坯墙,墙体己经倾斜了多年,要不是父亲用一根粗粗的檩子顶着,恐怕早已坍塌了。

就这样,在这个简陋的土坯房里,我们一家人一直住到七九年回城。回城的时候是秋天,我正在洪山读高中,父母没有让我回来帮忙搬家,我也失去了再次在车厢里迎风高歌的机会。

房子卖给了桑树湾一户姓朱的乡亲。1986年,我回过家乡一次,房子基本还是原样;2018年夏天,我再次回到火石冲的故乡,回来看我梦魂萦绕的乡居,这次全变样了。土坯墙换成了红砖,布瓦变成了预制板,原来的四间房变成了三间房,不过面积大了许多,菜园荒芜了,水井水塘填平了,桃树李树杏树木梓树统统都不见了,青竹菊花栀子花也失去了踪迹......姓朱的乡亲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也变了,变成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我的心中,顿时泛起淡淡的失落。

可我依然怀念这个地方,怀念我的故园,怀念我曾经住过的乡居。那房子不仅是我们一家人遮风挡雨的住所,也是家人亲情凝聚和我成长的港湾。如果与我如今居住的高楼大厦比起来,我感觉一点也不逊色,不过是时空变换环境不同而已。乡居伴随着我度过了苦涩的童年与青年的初期阶段,回想那些逝去的岁月,虽然贫穷、酸楚,但更多的却是温馨与快乐。这里有悲欢离合,这里有喜怒哀乐,我喜欢它,尽管没能留下一张照片,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的样子在我的记忆深处,永远是那么清晰,那么美好。

当代西方大哲乌纳穆诺曾说过,记忆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失去了记忆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一个富人有他对锦衣玉食生活的记忆,一个穷人有他对苦苦挣扎生活的记忆,穷人并不因为自己的记忆是苦难的而将其抛掉,换成富人的记忆。对穷人来说,对自己人生的记忆是自己最重要的财富,是确定自己存在的坐标,记忆的存在就是自身的存在。

那个生活了很多年的破旧土坯房,那些发生在土坯房里的历历往事,我的故园、我的乡居,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永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少年时去武汉,听武汉人说话,很多时候挂在嘴边有个口头语“个斑蝥的”,就以为在骂人。 问大伯,问父亲,他们打小是在武...
    付强_阅读 1,015评论 2 15
  • 入伏了,知了的聒噪一阵紧似一阵。 我居住的小区文峰都市花园绿化不错,种了十几年的树木早已蔚然成荫,知了的声声聒噪从...
    付强_阅读 817评论 4 21
  • 作为村子里仅剩的三户人家(原住户要么外出务工,要么搬家去城镇),年过半百的爸妈还是决定背井离乡。家与我而言,只能...
    狗屎的老婆阅读 195评论 0 4
  • 家里最早的房子是土墙屋,就是黄泥压的大砖块,黄泥刷的外墙的,屋顶是木头搭的,盖着青瓦。我的记忆里那个房子结构已完全...
    安妮vivilan阅读 684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474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