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一个星期过去,疲倦地回到家,向大门中插入钥匙而后打开。啊!我眼前一亮,心中一颤,怎么换了装潢?!这难道不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绿色背景的墙纸,浓浓浅浅的绿色呈现出草地和树叶,还有生动的花朵和可爱的鸟儿点缀其间,我好像来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仿佛听得见阵阵鸟鸣,还有自然呼吸的声音!莫不是我通过任意门来到了这个美丽新世界?思绪将我拉回了孩提时代。
(二)
余忆童稚时,渴望拥有一扇哆啦A梦的任意门,可以毫不费力地到达各个想去的地方,或支援灾区,或旅游观光,在世界各地留下我的足迹,于我看来是快乐至极的。在那段童心未受侵蚀的时光里,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快,让自己快乐,让他人快乐,让世界充满快乐。
时光流逝的速度骤然加快,还未谙熟童趣,现实的世界便已让我意识到儿时的梦想只是幻想,世上至少目前还没有让你一蹴而就的工具,没有不经历坎坷便可拥抱成功的捷径,或者简单而形象地说,没有那么一扇门可以直接通往你向往的地方。
处于当下社会,覆盖面最广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非应试教育莫属。君不见教室里处于意气风发年纪的少年们眼底铺满试卷,或愁眉紧皱,或喜笑颜开。由此,我辨不清它是好是坏,一方面觉得它促进了社会公平脚步的迈进,另一方面又为它的过于程序化感到悲哀。其实,大部分中国孩子只是通过应试教育这座桥梁通往理想大学之门,继而再顺利地通向社会之门。我也不例外,我希望拥有一个好的平台去迎接接踵而至的种种挑战,用自己的实力来自我实现。
(三)
门,对于贫困的老百姓来说,第一个想到的无疑是家门。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北京井下住人,政府已封入口。住在井下的是一群靠打工或乞讨拾荒为生的“穴居人”,他们占据着不同的井口,晚上,潜入只有一两平米的井底。在站直了就会碰到头的地下井室,“穴居人”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黑暗里,并且从不高声说话,他们怕城管,警察,甚至是路人惊奇的目光和他们手中的镜头,那些都可能导致他们被驱逐出这个避风港。这次,政府彻底封锁了他们的“家门”,他们是要与这相伴多年的井永远道别了,再也不能像之前如他们所说的“等风头过去再回来”了,再也不能度过他们在井下“暖和”的冬天了。每每看到这些社会之景,心中都不免泛起一阵酸楚...
(四)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笔辍此处,倏地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我怕未来科技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的社会将充斥着一群白痴。”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人类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离爱因斯坦的预言也将越来越近。我想,造成当下这种境况,是因为人们心上的闸门日益锁闭,使得真情之水无法流通。我也不禁觉得好笑,人,如此高等的物种,怎会觉得那些虚假新闻和媚俗文字比简单的言语对白更有魅力,怎会觉得那冰凉的屏幕比家人朋友的陪伴更有温度,怎会觉得...?我不解。也许,我落伍了?!如果真是这样,我甘愿落伍!我愿意心中充满的都是充实而真实的情感,我愿意敞开心中的大门,向家人和朋友分享和倾诉,也感受他们的分享与倾诉,让有温度的笑容和眼泪充盈其间,让自己的心灵随着好时光的沉淀更加丰富!
(五)
门,打开后是一个宽广的社会舞台,其中的场景时刻都在被替换,一直都有新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是的,我无法拥有幼时渴望的任意门,但我如今可以用智慧创造另一个意义的“任意门”,通过它,去思考人生。
(六)
想到这里,我褪去外衣,套上拖鞋,径直朝书房走去,在那里,打造一些制作“任意门”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