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这是一个上世纪流传甚广的管教孩子的,笑,话。
直到最近,突然听到好几个人问,你家孩子有怕的人吗?
他们的意思是,家里的大人要有分工,至少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让孩子惧怕。如此,在需要管教孩子的时候,就让这个人出马。
写到这里我又觉得自己有些啰嗦,这样的脑回路,大家应该都秒懂吧。
毕竟,我们几乎都是这样被养大的啊(幸运儿不要跳出来找打)。
我有个同学是搞犯罪心理的,他说审讯犯人时经常会用一招,叫好警察和坏警察。
先来一个坏警察,噼里啪啦态度各种恶劣再加各种威胁恐吓,再来一个好警察专门负责和稀泥,用温情攻势拉拢你——热辣火锅配上香甜冰淇淋,冰火两重天直接让你爽到心底。
这种策略对多次进宫的老油条没啥用,专治经验还没有那么老道的犯案人员。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适合天真无邪又蠢又萌的小盆友?
这种说法里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据说,唱黑脸的一方,平时要克制住自己,注意保持好娃心目中的威严形象,所以不能和孩子走得太亲近,嬉笑打闹都要尽量避免。
我真心觉得这样的人入戏太深——古代的文人大儒要养“望”,你要养什么,赫赫威名吗?和三国的张辽一样,听到名字孩子就吓得连哭都不敢哭,你这个角色就算是立住了?
你是养孩子,还是养狗腿子?
再扯回来。
为什么上一辈人会格外推崇这个办法?
因为它看起来似乎真的有效——孩子会慑于黑脸的淫威,或迅速或扭捏的接受红脸的示好,接受一个稍稍打了点折的价格,基本上最后能够听从父母的要求。
当然,也有天赋异禀的娃,能够找到这个组合中的bug,拉拢红脸然后突破敌方阵线,或者直接软硬都不吃死活不上当。这个就另说了。我们只谈看起来生效的情况。
为什么会奏效?因为这种策略利用的是孩子内心的恐惧。
而恐惧是一种能够快速驱使人作出改变的情绪——它够简单,够粗暴,因为它激发的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想想看,家里的黑脸一般都会怎么扮?威胁,再加恐吓吧:
再不听话就揍你——这是身体伤害;
还不照做,今天没有动画片看\零花钱取消\不准吃饭——这是物质剥夺;
还这样我们就都走,不管你了——这句话能够直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你继续这样,我们就不喜欢你了——这是针对的爱和归属……
这套组合拳打到一个心智还不够成熟、又对父母完全信赖的孩子身上,你说他会不会乖乖就范?
怎么能不乖乖就范?!
但是,已经多次领教过这套组合拳的我们肯定也知道,就范也只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一旦有了力量有了机会,孩子会立马反弹给你看。
或者是,小小年纪就学会察言观色阳奉阴违,在不断的敌我斗争中磨练出令人惊艳的演技。
还有最惨的一种,直接被“管教”得失去了活力,遇事唯唯诺诺,永远都是父母的乖宝宝,精神上的被阉割者。
无论是哪一种,实际上都没有达到管教的效果——孩子行为上的改变只是一时的、被迫的, 而不是他们内心真正理解每一种选择的后果是什么,而自发的去选择更加合适的做法。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看上去持这种论调的父母最最强调权威和规则,但我真心觉得,恰恰也是这一群人,对权威和规则有最大的误解。
家长要有权威吗?
当然要有。
这几年爱和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在谈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倡导亲子间的平等地位,觉得要跟孩子做朋友——这里必须要来一个但是了——孩子这一生,会遇到无数个朋友,却只有你们这一对父母,朋友和父母有什么区别?
为人父母者,天然就有责任,你需要去管教和引导你的孩子,你需要在孩子面前有权威的一面。
但权威,并不是意味着就是专制。
大家似乎有一种错觉,认为爱、亲密、自由和尊重,这些东西跟规则、界限、管教、权威, 是各自对立的两个极端,要管教孩子,就要伤害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要和孩子搞好关系,就要放弃对孩子的约束。
这种调调,是不是跟小孩子的观念有点像——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世界是黑白分明的, 英雄都是高大上,小人都天生一副邪恶脸。
孩子这样想,那是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还停留在好坏分裂的状态,没有到“整合”这一步。
都做了父母了,还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只能说你还需要自我成长。否则,就只有假大空的抗日神剧适合你的审美和世界观了。
我的导师是科胡特的死忠粉,硕士三年跟在后面也接触了一些自体心理学,不过师门不幸到现在我只记得清科胡特的一句话。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对回应孩子趋力需求的能力。”
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前者是温柔的坚持,后者是无条件的爱,它们相互糅杂密不可分。
这才是管教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脸黑脸,那是面具,不是真实的人。
而孩子需要的,是真实的、成熟的、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父母。
懒妈邦:本硕临床与应用心理学,本行做心理咨询,后来进了早期家庭教育这个行当,家有慢慢小朋友一岁十个月,全职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边带娃一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