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21天养成习惯”变成了大家的共识,也越来越多平台还是发起“21天养成XX习惯”的活动。但是21天就真的养成习惯吗?
我曾经试着养成两个习惯,一个是每天用英文记日记,一个是每周健身3次。这两个习惯我都坚持了21天,但21天之后记英文日记这件事就开始满满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到现在彻底消失,而每周健身3次,则是我一直反复提醒自己,才实行了一年多的时间。
再后来,通过自己的经验及阅读习惯养成方面的相关书籍,我更加笃定21天就能培养一个新习惯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新习惯根据难度不同,需要的培养时间也是不同的。
《微习惯》一书告诉我们,习惯不能直接获得,你无法马上就建立或去除一个习惯。它们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因此习惯养成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据研究表明,不同行为培养所花费的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所以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
那我们知道了习惯培养的大致周期,我们要怎么保证这个新习惯会根植到我们大脑的最深处并永久地保存在哪里呢?答案是重复。重复是大脑(也就是潜意识)使用的语言。多重复,就不容易忘记。因此,建立新习惯的目标就是用重复来改变大脑。
除了重复,你还要留意新习惯带来的正面效应。因为,从大脑的角度看,从事实上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词是重复和回报。如果有回报,大脑会更愿意重复一件事。就好比你想要培养健身的习惯,通过健身,你发现你的肉变紧实了,体重秤上的数字下降了,这种好的反馈,会让你更愿意把这件事进行下去。
为了保证你的新习惯在培养过程中更为顺利,你最好把新习惯的目标值定的足够低,比如一天看2页书、一天写50个字、一天背1个单词……当你把想要的习惯缩小到很小时,大脑会认为它毫无威胁,从而更乐意去完成它。
千万别高估你的意志力和动力。是的,当我们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确实不用强迫自己就能完成,但是动力也是会损耗的,并且很难按需培养的;而依靠意志力去培养习惯则更加艰难。因为只有我们想得到某个东西的愿望足够强烈,我们才有足够的意志力去促使自己完成,但意志力很容易就耗尽了,我们的情绪、疲劳、外界反馈分分钟都会让我们的意志力变为零。
斯蒂芬盖斯写的《微习惯》一书里提及的微习惯,就是让你走出舒适区的钥匙。我们看过不少文章,都鼓励我们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因为老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我们就不会进步,但实际上,一下子冲出我们心理舒适区,我们的动力和意志力不足以让我们离开舒适区太久,潜意识里就会想要逃回安定温暖的窝。而微习惯目标,亦或是微步骤,就像是让我们走到心理舒适区的边缘,然后向外多走一步,这是一个相对不舒适的地方,但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走一步就能回到舒适区里,所以差别就不会很明显。
因此,微习惯(微步骤),就是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力量。因为它太过渺小,所以需要花费的意志力也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完成你的微习惯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任务”,其次这个收获会引发惯性,即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习惯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所以,总结一下,要真的想培养一个新习惯,那么就把这个目标缩小、量化到容易执行的地步,然后给它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反复去重复它,并适当给予正面反馈,接着就是耐心,耐心等它引发你的惯性,成为你行为习惯的一部分。
—END—
相关内容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