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听外公讲《三国演义》,讲到刘备、诸葛亮他们德才兼备,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但一讲的曹操外公就开始咬牙切齿骂曹操是“奸臣”,“奸贼”。客气点说就是“奸雄”,看来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
但爸爸说他是英雄,只是《三国演义》是以刘备为中心,才把曹操写的那么坏,是这样的吗?
青年的曹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五年级时,王笑给我们上了关于曹操的专题课程。曹操年轻时常和袁绍一起胡闹,有一次一家人结婚,曹操和袁绍去看热闹。居然想劫新娘。抢到新娘后,让走的太匆忙,袁绍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里,演康纳家人就要跟上来了。曹操急中生智,大喊到:“偷儿在此!”袁绍听了,一下子从丛中蹦了出来。可见,曹操青年时是一个调皮捣蛋,鬼点子层出不穷、不务正业的人。怪不得《三国志》说他:“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因此“世人未知其也,薄其为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曹操。啊!曹操很想跟南阳宗世林交朋友,可宗世林因为他的为人(有才无德),便自称有“松柏之志”,决不肯与他来往。就算曹操当了很大的官,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但因为曹操的德,他还是不愿意跟他交往。看来曹操的为人已经臭名远扬了。那我就来看看,曹操的为人到底有多差。一次,匈奴使来拜访曹操,但他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当之,(因为崔季珪仪表堂堂,可以让使者感到威严)乃自捉刀立床头。事后,曹操派人去问匈奴使,魏武如何?使者评价道:“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其使。诶,怎么回事啊?当时有规定的: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位匈奴使才智过人了,这让曹操产生了杀人的念头。你是个人才,但你不能为我所用,我就要杀了你。杀使给王看: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唉,曹操的忌心太重了,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看来,曹操的德性真的是臭名远扬了!
胸怀大志的曹操。有一个人却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当时的太尉—乔玄。乔玄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将来平定天下,非他莫属。这点我很欣赏乔玄,人们看到的都是他(曹操)坏的一面,而乔玄看的是两面性(重才重德),不是只偏向一面。(宗世林就是如此)曹操虽然自己有德无才,但他招的人才却是德才兼备。这确实有点奇怪。但魏国之所以基本形成,是因为那些治国人才派上了儒家人才。可见,曹操是很重视人才的。他非常希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能够有很多朋友和帮手。(选自易中天的《品三国》)从《短歌行》中也能看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这实在是太感人了!从中看出了曹操渴望人才,爱才的真诚。
雄心壮志的曹操。曹操的另一首诗《龟虽寿》讲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虽然每个人总有一天会离开人世,但曹操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仍不止息。这跟杜甫有共同之处,虽然一个成功了,一人失败了,但他们的心胸广大,志向远大,抒发着自己宏伟的志向。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抓紧已经不多的时光,在短暂的人生中做出宏伟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人们都说他“奸”,那我觉得他是胸怀大志,雄心勃勃的“奸”。
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一个真实的曹操,乔玄口中的“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