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快乐的吗?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也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很明显孔子认为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
孔子的学生颜回也说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是喜欢学习到走火入魔的境界,看来颜回也认为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但是,对于学习,中国古人也有不一样的观点。比如老子就提倡“绝学无忧”与“绝圣弃智”,他认为学习让人难过,只有不学习,才没有忧愁。
老子的学生庄子也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涯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涯的知识,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关于学习,中国历史上还有过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争论。魏晋时期,张辽叔写了一篇《自然好学论》,提出“好学六经”是人性之自然,也就是认为人天生是喜欢学习的。针对此论,魏晋名士嵇康发表了一篇针锋相对的文章《难自然好学论》,他认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故提出“越明教而任自然”的理论。
关于学习与教育,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快乐学习与快乐教育”的理念,他认为学习与教育可以是快乐的,而且在他的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操作的一些具体方法。
当然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比如中国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明确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
关于学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仅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与体验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旗帜鲜明地说明我的观点,我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快乐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性的快乐,还有一类是理性的快乐。感性的快乐是以满足人的原始本能为前提的,而理性的快乐是以克服人的原始本能,满足人的高层需要为前提的。
学习本身,是一项非常繁重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着挑战。这让许多人会对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充满着求知的乐趣与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感。当然,这是一种理性与精神层面的快乐,是一种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快乐!
其次,我认为学习的快乐是有层次之分的,纯粹的学习比功利的学习更快乐。论语中有一句话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可以把“为己的学习”叫做“纯粹的学习”,纯粹的学习只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为人的学习”可以称为“功利的学习”。功利的学习只是把学习当作手段,为了获得知识之外的某种东西,如文凭、或者是名利、或者是某种值得炫耀的资本。
比如有些人学钢琴,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钢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得到更大的满足与享受。而有些人学钢琴,只是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是考级证书,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超越自我的成就感,但是却会少掉许多学习钢琴的纯粹的快乐。
再次,我认为享受学习的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环境的激发与引导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的。
比如犹太人就要特别重视学习,在小孩子出生以后,大人会在书本上蘸上蜂蜜,然后让小孩子用舌头去舔蘸了蜂蜜的书本,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学习快乐的,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与引导。
又比如我们要欣赏高雅的音乐、品鉴唐诗宋词,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具备相关的能力,我们才能从这些高雅的音乐与唐诗宋词中,获得精神上的极大的享受!
最后,我认为教育的方式会影响到学习的快乐。作为家长或是老师,我们必须要科学的规划孩子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让学习的内容始终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始终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孩子不断通过自己的学习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就会让孩子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之中,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去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反,如果缺少科学的规划,小孩子长期处于学习的困难之中,不断遭受学习的挫折,就会让小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甚至是厌恶!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于学习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句话。
第一句:学习是快乐的。
第二句:学习的快乐是有层次的。
第三句:享受学习的快乐是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
第四句:教育的方式会影响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