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晚托班里,有这样一个小朋友,每次都早早吃好饭,然后静静坐着写作业,任凭其他小朋友在一旁闹腾都打扰不到他,可每次圈改作业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完成,且错漏较多。当大家都一致认为他没有那么聪明时,他却总能用中上的成绩证明他其实并不笨。后来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后才明白,他故意的“犯错”和“差劲”全是在争取着离异父母的关注。
这不禁让我想到高三时的自己。七八十人的实验班,老师顾此失彼是难免的,但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老师的关注基本集中在成绩最好和最差的同学身上,所以那时中等成绩、不敢闹事、不敢犯错的我基本会是被直接忽略过去的。有段时间,因为压力过大想要找老师开导又不知如何开口,为了博取老师的关注,曾在月考中故意不完成作文,连续拿了两次倒数,这才如愿得以跟班主任谈心。
想要努力变好的路上,布满荆棘和孤单,我们都曾敏感地窥探过自己认为的动力源,并用着笨拙的方式去获得陪伴。
可是,没有人能够提供完美的陪伴,成长,需要一个人直面风雨。努力的过程都必须是一个人的咬牙坚持,而结果才是许多人的有目共睹。
看过这样一则的故事:
蚂蚁照着蜜蜂勤奋的样子早出晚归地努力,却还是得不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不是因为它没有尽力,而是不管它怎样努力却还是无法拥有人们赞美蜜蜂的成果——蜂蜜。
每个人的成长都无法复制,我们都曾极力想要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天赋、环境、基础等等,迫使我们尽管再使劲折腾也还是“差那么一点”。
殊不知,努力过后的我们却比那时强大了许多,这样看来,为何不放下“要像他们(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妄念,回归自我,跟昨天的自己较劲?
两个月前,因为一条朋友圈,一个姓氏,我突然很想学习越南语。于是,翻了尘封了几年的通讯录,与一个越南语专业的前同事讲自己学习的热情抒发了一通。结果,被她发来的几首越南语歌曲刺激到了,学习的想法也随着那条激发自己动力的朋友圈的消失而作罢。
有天,看到某同事正在看某证考级的教材,才觉自己的日子过得甚是“舒适”,萌发了也要考证的想法,可是,经过两周有余的“晃荡”,却还是“抽不出时间”来清空淘宝购物车里的教材。
……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时常发生。
我想,大概是因为随着接触的人多起来,各种人、事、信息充斥着原本一个人狭小的世界,随之而来的羡慕、慌乱、自卑、迷茫会激发出一种促使自己想要开始新尝试新挑战的力量,而对于自身认识的不充分,对现实条件考量不够,以及拖延症晚期病状的影响,最终只停留在“想”,而落实不到“做”。
不过,还有想法,证明还是“活的”,从一件小事开始,比如早起,比如跑步,比如写作(暂时只能是写东西),试着坚持,就能慢慢看清方向。
很喜欢一句话,“开始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要不就是现在!”
所以,满天繁星,看准你的北斗星,就一定不会迷路,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