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的夏天,在一所乡镇高中,高三女生小Z和小M正备战高考。小Z是个“标准”的好学生,成绩不错,听话乖巧,老师喜欢,同学人缘好,从念书起一路是班长。小M呢,是个老师眼中的“刺头”,张扬叛逆,不喜欢的课,直接翘课在宿舍看小说,和不喜欢的老师吵架,逼得老师见了她绕路走。要不是成绩好,早被赶出了学校。
高考结束后,两个女孩都上了大学,小Z念财经,小M学法律。21年后的今天,她们又有怎样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结局留待最后再表。我想借由这个引子,从脑科学角度和你聊聊孩子青春期的那些事儿——关于叛逆、迷茫、冲动、愚蠢、冒险..........
1、混乱的大脑——额叶皮质惹的祸
撒谎、打游戏、不爱学习,一言不合就把自己锁房间,热衷和同伴在一起,还经常犯一些愚蠢低级的错误。仿佛一夜之间,那个原本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变成了你眼中不可理喻的“小怪物”。你不必愁眉不展,恭喜你,真实答案是,孩子的青春期来了!
情感自控力弱,容易情绪起伏,这是青春期孩子的典型表现。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与一个叫额叶皮质的区域有关。额叶皮质负责理性、控制和决策,它要等到你20多岁的时候才完全成熟。成年人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的是腹内侧前额叶,而在青春期的额叶皮质还没长好的这个阶段,有个叫“腹侧纹状体”的区域会做一些代管情绪的工作。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身处青春期的你,大脑的其他部分都已经发育好了,负责生成感情的边缘系统正空前活跃,这让你的情绪特别充沛。你变得格外容易动感情,被别人的情绪所感染,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尤其是同龄人怎么看自己;另一方面,你大脑中控制感情的额叶皮质还没长成,负责代管的“腹侧纹状体”的管理能力本来就弱。这一切导致了青春期的大脑非常混乱。
2、冲动的青春——来自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博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指出,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动力系统,一个是控制系统。青春期就是这两种系统之间的较量。
打个比方,动力系统好比汽车的油门,控制系统好比方向盘和刹车。动力系统的作用是通过调动感情,让人充满做事的动机。青少年迫切希望实现自己的各个目标,满足各种渴望,体验各种感觉。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动力系统跟大脑中负责奖励的区域有关系。青春期少年的大脑非常想要获得奖励,而最想要的奖励,是来自同龄人的尊敬。
脑科学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青少年自己玩赛车游戏时,他的玩法跟成年人差不多,如果玩的时候旁边有两个同龄人看着,他就会做出一些冒险的动作——因为他想要赢得尊敬。这个时候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他大脑中负责奖励的区域被激活了。科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去做一些不负责任、冒险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低估了风险,而是他高估了奖励。青少年对奖励的体验比成年人强烈得多。
动力系统在整个青春期都非常活跃,青春期过后,才会平静下来。从进化角度看,正是有了动力系统的激励,孩子们才愿意离开温暖安定的家庭环境,去勇敢面对社会上未知的风险。
如前面所言,控制系统由大脑的额叶皮质主导。它克制冲动,引导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但它的掌控能力非一日之功,而是慢慢成长出来的。青春期的迷茫和混乱,正是来自于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两股力量的较量。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孩子们的青春期都提前了。也就是说,动力系统已变得活跃,控制系统却未准备好,两个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带来的结果就是青春期的少年更容易冲动。
3、如何提升控制系统?——Fail fast,Fail often
既然青春期这么危险,能不能通过训练让额叶皮质尽快成熟?斯坦福大学社会生物学家罗伯特·萨波斯基认为,额叶皮质之所以长得慢,是因为长得慢有好处。人的成长,有些由环境决定,有些由基因决定。而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最不受基因影响,最能被环境和经验塑造的区域。额叶皮质的成长,给了每一个人通过后天努力决定自己是个什么人的机会。
那面对危险的青春,我们是不是就无计可施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提升控制系统。科学家认为,控制系统是可以训练的,它高度依赖学习和经验,试错就是个好途径。咱们老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你犯了错,碰了壁,吃了亏,就会学会下一次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多经历几次犯错,你就会慢慢成熟长大。Fail fast,Fail often——要多失败,快失败。在可控和低成本的状态下,尽可能多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取得反馈。最好在小学生阶段,家长就允许孩子去做一些决策。家长这个时候也有权威,能给孩子提供引导。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一段必经旅程。为人父母,本质是爱,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体验独特,对同伴群体的评价非常敏感。我们了解了这些以后,对于孩子的各种表达,尤其是极端化的情绪和情感,首先要给予接纳的空间。接纳并非认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更好的共情,来表达父母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因为人的存在,情感是底色,才华与技能是底色上的画作。
4、祝福后浪们的青春——迷茫是成长的赞歌
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小M大学毕业后,因为“发现律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转行做了3年特警,后来做了几年刑警后,回归律师行业拼搏,并最终成为一家律所的掌舵者。21年后,她依然在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小Z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进入媒体,码了十几年字后迷茫了,跳出体制创业,折腾3年后宣告失败。21年后,她才逐渐明晰坚定了自己做家庭教育的理想和初心。
没错,小Z就是我。站在40岁关口回望年少时,我常常怀疑自己度过了一个“假青春”。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犯错?人人都在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今天的我们,怀念曾经历的青春,祝福后浪们正经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