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好的盟友是先反对后支持我们的人
“不打不相识”往往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相见恨晚,化敌为友非常有价值。作为“敌人”,从一开始肯定是不赞成我们的意见或决策的,他们为了“击败”我们,往往会努力寻找我们的弱点和缺点,以期做到知己知彼。当我们的观点和解说让他们对自己秉持的观点产生动摇时,他们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减弱失调感所带来的困惑和不适,他们会进一步分析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如果这时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到了他们的认同,使得他们克服了认知失调而成功转换了立场,他们会更加珍惜这次机会,会更加拥护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而他们的态度转变一方面让我们有成就感,一方面可以影响其他人拥护我们的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给我们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反面意见,所以说先反对后支持我们的人对我们更有价值,是最好的盟友。
2.想象最好的结果,做最坏的准备
(1)想象最好的结果
有信心取得成功,但这个信心不是盲目的,来自于对现实的评估和详尽的计划。真正付出了,做到了,准备足够充分,信心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事前不断的想象成功,有点类似于一些心灵成长书籍中宣扬的“心想事成”,也被称作“吸引力法则”,成功人士总是有意无意运用吸引力法则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明确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再加上行动和努力,并坚持到最后,其所思所想就会变成现实。当然了,想象最好的结果,想象着现在已经成功,非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大四准备考研时,我是破釜沉舟,每日三点一线,每晚一个人独自走在往返教室和宿舍的路上时,我一点不觉得孤单,那时的精神异常振奋,不自觉在脑海中描绘我考研成功的画面,我告诉自己明年这时候我就是在目标学校的校园里。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我实现了梦想,来到了北京。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能来北京,以前一直在准备着考本校的研究生。一个同学激发了我考来北京的梦想,我成功被她激来了,她也成功考上了我们本校的研究生,也是我原来要考的方向,后知后觉的我过了一年多才想到她不会是为了赶走我这个竞争对手才故意把我“骗”走的吧?不管怎样还是非常感谢她的,没有她我怎么能突破思维牢笼来到北京呢?
(2)做最坏的打算
考虑一切失败的因素,提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即使失败也能接受。抱有希望,付出努力,结果是好是坏都要有心理准备,即使失败了也会把伤心难过降到最低。只期望成功,不做失败的打算也不可取,毕竟很多事情未必真能如意。每年高考都会有部分学生失利,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不会沉浸在高考失利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有些学生会选择复读,明年再战高考;有些学生考虑自己特点,走上创业或打工的道路。心理素质太差、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学生就没那么容易摆脱高考失利的痛苦了,跳楼的跳河的喝药的割腕的也不止一个,这种悲剧几乎每年都不停上演。
可见,想象最好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非常重要。想象最好的结果有利于成功,而做最坏的打算则有利于降低失败后的痛苦和减少悲剧的发生。
3.身份认同or就事论事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不太容易做到就事论事,往往翻旧账,甚至贴标签。文中说的是巧用身份认同来夸奖和批评人,如果不懂巧用,不如就事论事。身份认同分为四类: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对于场独立的孩子,更注重自我认同,他人的评价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场依存的孩子更容易受他人思想所左右。就是说更容易被他人利用身份认同作为工具来影响或者说控制她(他)的思维和行为。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个人认为更应该就事论事,培养孩子的主见、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她(他)的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讲明道理,但不要随意贴标签。偶尔巧用身份认同来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可以的,但用错方法或不善用的最好还是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