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这段时间儿子热衷于自己洗澡,不肯别人干涉。小孩子洗澡当然是想要玩水了,他把他喜爱的玩具通通拿进他的澡盆里,给每一个玩具都赋予一个神奇的能力,诸如飞机潜艇、陀螺火箭之类的。
玩疯了自然就不记得给自己洗澡了,每天的洗澡都是在我提醒他水凉了该出来的时候草草的洗几下了事。
通常我会在帮他洗头的时候,在他不抗拒的情况下,顺便抹点沐浴露在他的脖子、腋窝这些他会忽略卫生死角,然后剩下的就是他自己胡乱瞎洗。
我向来不干涉他,洗得干净也好,洗不干净也罢,洗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学会洗澡了。我正好可以乐得清闲,何乐而不为。
平常婆婆饭后会下楼去散步。昨晚我们吃饭晚,婆婆就没有下楼,看到小孙子这样洗澡,着急的不得了。硬是冲到浴室,要帮小孙子洗澡。儿子不乐意了,直接把婆婆轰出来了:“奶奶,以后我洗澡你不准进浴室。”
婆婆一直数落儿子,说他哪儿哪儿没洗干净,然后强行要帮儿子洗澡,完全忽略儿子哇啦哇啦的反抗声。最后是先生介入,把婆婆拉出浴室。
这下婆婆可气的不轻,直抱怨:我只是想教一下他,为什么好心没好报。我忍不住替儿子辩解了几句:“他自己能洗干净的,不用担心。”婆婆见我们一个个都不站在她那一边,便气哼哼的跑去看电视了。
02.
帮儿子擦干水,从浴室出来的时候,儿子悄悄的跟我说:“奶奶总是这样,喜欢炫耀自己。”炫耀自己?我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之前,儿子问过我炫耀的意思,我给他解释的是:总是喜欢夸自己。大概我没说清楚,儿子的理解稍微有些偏差,他的意思是:奶奶总是想要教他什么东西,自恃懂得比他多,总是批评他。
为什么明明婆婆很爱孙子,但是孙子就是不领情呢?我想原因有两点:信任和边界尊重。
诗人维吉尔说过:“我能,是因为我相信。”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许许多多的技能要学习,吃饭、走路、说话,这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孩子能学会多少技能,在于他们有多少自信。
而想要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信,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能做到的事情。婆婆认为孙子洗不干净,其实在心底就是不信任孙子,她不相信孙子能把洗澡这件事学会、做好。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我们总是替孩子做他们自己的事情,阻止孩子表达自己,其实就是在阻止孩子的智力发展。
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质,当孩子有足够强烈的意愿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去完成。除非他们自己邀请我们帮忙,否则我们尽量不去打扰孩子。
03.
邻居菲菲家俩孩子特别让我们羡慕,她家的孩子很少要大人操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得妥妥当当,独立有主见,没事还能帮妈妈分担点家务。
尤其是她家姐姐,去年刚上一年级,都说辅导孩子作业是亲子关系的一大杀手,但是到菲菲这里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每天放学回来主动做作业,不会认的字请教妈妈,做完作业自己收拾书包,要带什么书本文具完全不用菲菲操心。
昨晚下班回家正好遇到她家姐姐带着妹妹下楼骑自行车,我们楼电梯比较窄,两台自行车放进来需要错位放置才够位置,进来时是姐姐的车先进,所以出的时候是妹妹先出,但是妹妹力气不够,车又错位卡住了,妹妹花了老半天才把车拉出去,妹妹没有求助,我见姐姐没有帮忙,也只是按着电梯门没出声,最终妹妹把车挪出去了。
我忍不住问姐姐:“你怎么不帮下妹妹?”姐姐说:“我相信她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妹妹刚开始有些着急,但是后面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车挪出去,让她非常自豪,得意的站在电梯外等姐姐出去。
姐姐出电梯后,狡黠的冲我眨眨眼,对我说:“阿姨,谢谢你的不帮忙。”我愣了一下,不明所以。后来是问了菲菲,才知道小家伙在谢我对她们的信任和等待呢。
从姐姐对妹妹的方式也可以看出来,平时菲菲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菲菲家的孩子什么都能自己独立完成。孩子的独立并不是天生的,其中肯定伴随着父母的信任和放手。
04.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里讲职业时就提到过:早期的努力是晚年成功的最佳基础。
他举例说,两个小女孩在玩缝制帽子的工作(心理学家通常把孩子的游戏当成工作)。其中一个孩子得到的是赞扬,和帮助她怎么把帽子缝得更好;而另一个孩子得到的则是被大声呵斥制止,同时告诉买的帽子比她做的帽子更漂亮,根本不需要自己做。
这两个孩子长大以后,第一个孩子发展出了自己的艺术爱好,并且非常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第二个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事情,对未来的人生非常迷茫,也非常没有自信。
孩子在初学阶段,很多事情做不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给他们信心。只有足够的信任,才能够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才能发展出一个健康正向的孩子。
除了信任孩子,还有一点让人容易忽视的,就是尊重孩子的边界。我们在爱孩子和帮助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情是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到底是我们在爱孩子,还是我们想让孩子听话。
比如:
洗澡的时间或洗澡的方式;
穿什么衣服或什么鞋子;
吃多少饭;
是想饭前做作业,还是饭后再做作业等等。
这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如果以爱的名义去干涉他,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是对孩子的边界不尊重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爱孩子,孩子却不领情?因为我们给孩子的爱只是我们想给的,而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05.
真正的爱孩子,是尊重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的事情。否则就算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最终也会导致孩子和父母双方都痛苦不堪。
中国的父母大多认为自己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总喜欢用自己认为的正确的人生经验来控制孩子,但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有孩子自己体验过才能判断。
育儿专家罗娜·雷纳在照顾她的孙辈时,都会尽力遵从孙辈们的父母订立的规矩。除非她的孩子们来征求她的意见,否则她会尽力控制她给孩子们育儿方面的建议。
她说:“我深爱我的孙辈,但我也知道我并不对他们的道德、认知、精神、情感以及身体发育负责。我很早就明白应该是他们的父母说了算,除非我看到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
哪怕罗娜·雷纳已经是享誉全球的育儿专家,她在她的孩子们做了父母之后,能够做到尊重他们的权限,非常清楚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边界,没有越俎代庖,替孩子去做他们该尽的责任。
如果你总是觉得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好心没好报”,那就要好好思索一下:你想要给孩子的爱是否存在控制?是否尊重了孩子发展的边界?是否信任孩子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我们付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
为人父母本就是一场不易的修行,唯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正向的榜样。在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共勉!
往期回顾
无为:
红娘子工作室签约作者,儿童心理学好爱者,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与孩子一起成长。